2025年11月08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独本菊 独本菊花栽培技术与要点

独本菊 独本菊花栽培技术与要点

来源:成都号 2023.04.06 13:48:04 阅读:14次

独本菊比平常菊花大多少

独本菊比平常菊花大20-30厘米。独本菊直径最大可达40厘米,而平常菊花最大只能长到10厘米。独本菊其实并非一个单独的品种,只是普通的菊花在培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摘心和剪除侧枝,只留一个植株,集中养分供给于这株菊花,使其成为一盆一株、一株一花,且茎杆粗壮、花大色艳,底叶不落,富有光泽,能充分表现出品种的特征,具有独特的观赏性的菊花。

菊花品种

菊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三,也是花种四君子之一,并且还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产量非常高。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关于菊花的诗词描写,可见,菊花从很早就受人喜爱。菊花经过人们长期的选择培育已经成为了非常名贵的观赏花卉,并且品种也随着培育的时间而越来越多。

菊花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 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

中文学名:菊花

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别称: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日精、女华、延年、隐逸花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春黄菊族

  属:菊属

种:菊花

同义学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命名者及年代:Ramat.,1792.

英文名称:Florists Dendranthema

菊花是什么香气

菊花的香气较为淡雅,为淡淡的苦香味,菊花品种较多,花香也不同。独本菊的气味芳香浓郁,沁人心脾,外形较为美观,适合盆栽种于室内,可供人观赏。野菊花的气味清香微苦,采收晒干后,可以将其制成药物,在医药领域用途较为广泛。

菊花的香气淡雅清苦

菊花的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双子叶植物,又被称为寿客、秋菊和黄华。菊花的品种较为丰富,花期也略有差异,不同的菊花,花香也不同。例如野菊花,气味芳香浓郁,为苦香味。还有一部分菊花的气味较为淡雅,几乎没有香味。

独本菊一盆中长有一株,一株会开放一朵花。植株的高度在20厘米左右,茎干较为粗壮,叶片颜色为深绿色。花朵较大,花瓣为条带状,较为细长。花朵颜色为紫色,气味芳香浓郁,沁人心脾。盆栽种于室内,可供人观赏,还能清新空气。

野菊的高度在100厘米以下,分枝较多,叶片颜色为淡绿色,表面长有细密的绒毛。花期在6~11月之间开放,花朵为黄色,花瓣呈披针状,气味清香微苦。野菊花多生长在路边、田间、坡地和草地等位置,植株的花叶采收晒干后,可制成药物。

菊花的品种极为丰富,例如独本菊、多头菊、立菊和盆景菊等品种的菊花,株型美观,叶片青绿、花朵鲜艳且气味清香,适合盆栽种于室内。可将植株放在客厅或书房等位置,可供人观赏,能够缓解身心压力,还能清新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益。

独本菊培植技巧有哪些?

独本菊亦称品种菊、标本菊。独本菊即每盆只保留1枝茎干,独放1朵花的菊花。

培养1株独本菊,需要1年时间,使根、茎、叶、花在各个阶段都得到充分生长发育。

独本菊栽培中讲究“冬存”、“春种”、“夏定”、“秋养”四个环节。1.冬存:选秋末自根茎下部发生的丰满抱头、叶节均匀、长势茁壮的脚芽进行扦插,置低温温室或阳畦中养护,要注意给予充分光照,并适时通风,昼温保持10℃以下,夜间0℃左右,保持盆土湿润。

2.春种:经过一冬养护,春季发育成10~20厘米高的幼苗。4月初将苗搬到室外背风向阳处,锻炼1周后,即可分盆栽植。栽植时用普通培养土不加底肥,每个头号筒盆分植1株,分植时根丛中间要带些宿土,如根系过长,可进行短截,以留3~4厘米为宜。阳畦苗上盆,需带直径4厘米的土坨。

3.夏定:摘心(打头)初夏,幼苗株高一般20~80厘米,已成母株,此时应根据品种特性和母株长势的强弱,分别自5月中旬至6月上旬进行摘心。摘心后,母株上部必须保留十几片健壮的壮龄叶片,切忌横腰一刀,只剩半截残老的枝干和几片瘦弱的叶子。若母株茎干细弱,仅在上部有几片正常叶,即应在早期拔去顶芽,待上部侧芽长出4~5片叶时,再行摘心,以促使母株复壮。摘心后随时注意抹去母株上的全部侧芽,以促进脚芽发生。若脚芽出土缓慢,可酌施少量速效化肥催芽;如脚芽过多,可将离茎基较近的剔除,酌留2~3个由盆边长出的壮芽。

定植7月中旬,脚芽高10厘米左右时,应及时用菊花筒盆定植。

新株要发育健全,芽头丰满,长势茁壮。同时还应注意:不选节间过长、叶片稀疏而长势单薄的新株;不选节密、叶肥,但芽头不饱满的新株。

选定新株后即可定植,定植时连同母本整坨移出,栽植时以选定新株为中心,保持新株正直,不必受母株和原坨位置所限。定植时只填入用土总量的一半,然后蹾实浇水。

4.秋养:秋季为独本菊的重要发育成长期,必须注意全面养护管理,促进根、茎、叶、花充分生长发育。

8月上旬,新株和母株根茎上的根系一齐生长(即形成两层根系),新株发育茁壮,这时可齐土面把母株剪掉。

剪除母株后,将盆土表层扦松,再填入用土总量的30%。单轮和细丝品种,仍填普通培养土,一般品种填加肥培养土,长势健壮花型丰厚的品种填重肥培养土。填土1周后,新埋入土壤茎段很快发出第三层根系,植株明显发育,芽头日益丰满,茎秆向上逐渐发粗,叶片逐层加大。此时即应用细竹标扎以防倒伏。细竹最好涂成与茎秆同一颜色,而且粗细不宜超过植株的茎秆,长短应高过花头,借助细杆将植株茎秆调直,把叶片理匀,待花朵发育充实后,再把标竹顶部多余部分剪去,以上部看不到标竹为准。

9月中旬,植株根、茎、叶已发育成型,这时再填含20%~30%腐熟饼肥的重肥培养土,为盆土总用量的20%。填土后浇水,不久植株陆续现蕾,到10月上旬,每隔5天追施1次含0.1%尿素和0.05%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肥,也可在晚间进行叶面喷施。如发现叶脉增宽、颜色变深、叶片僵硬唰唰作响,即应减肥。绽蕾透色时即应停肥。

植株现蕾后,应适时摘除侧蕾,以保证主蕾充分发育,但不宜过早,否则易损伤主蕾和新叶;也不应过迟,以免空耗养分和残留侧梗疤痕。摘蕾时应以左手扶住植株,用右手食指尖或火柴棍从侧方轻轻一捅,侧蕾即落。自上而下可分3次陆续摘除侧蕾。另外不可一次把侧蕾除尽,应在第四个叶片下酌留1~2个侧蕾做后备用,当确认主蕾发育正常时,再把后备蕾摘除。

总之,独本菊栽培,分4个养护环节,换盆1次,填土2次,母本和新株3度发根,叶片向上逐层增大呈三段长势。4个养护环节,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怎样才能养好独本菊?

要想养好独本菊,应按照以下4个步骤进行:

●冬存每年秋末冬初菊花盛开时,选花型端正,生长健壮的植株做母本,挖掘盆边滋生出来的抱头脚芽做繁殖材料,用旧盆土或面沙插入小盆,每盆可插数枚脚芽。插后把水浇透,放在阳光充足的室内,待萌发新根后再移到不结冻的冷室或楼道贮存。以后每周检查一次盆土的干湿情况,可干透不要浇水,室温不要超过6℃,让菊苗停止生长,在半休眠状态中度过冬季。

●春种3月下旬到4月初把冬存的扦插苗取出来,用沤制好的腐叶土(最好是柳叶土)分别栽入18厘米口径的花盆中,每盆栽1棵,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

从5月上旬开始,每隔10天追施一次油粕水等有机肥液。随着茎秆的加长生长,尽早把叶腋间萌生出来的腋芽抹掉,不让它们抽生侧枝;待茎秆长到50厘米左右时把先端的生长点掐掉。摘心后茎秆就不再加长生长了,从而促使根标上的不定芽萌发而抽生脚芽,这时应追施1~2次磷酸二氢钾500倍液,促使脚芽加粗生长,待脚芽长出5厘米左右时,保留靠近盆边的1枚粗壮脚芽,将其余的全部挖掉。

●夏定到了夏季,用保留下来的那枚脚芽来更新植株,叫做夏定。夏定的具体时间应根据不同品种花期的早晚来灵活掌握;早花种应在7月上旬进行,中花种应在7月中旬进行,晚花种应在7月下旬进行。

夏定的具体做法是:当春种后长出并保留下来的那根脚芽苗长到15厘米左右时,将根团从花盆中脱出来,抖掉外围泥土,只保留护心土,同时修剪外围老根。然后用加肥培养土重新栽入20~24厘米口径的花盆中。

上盆时,先在盆底垫上少许培养土,厚度不超过2厘米,然后把脚芽苗扶直放在花盆中央,让冬存时由扦插苗长成的那根老茎秆斜靠在盆边上,暂时不要把它剪掉,用它做辅养枝。填土时只填至盆深的1/3,把根颈部位埋住即可,墩实后浇水(图2-19)。

图2-19独本菊夏定时的栽种方法

1.冬存后长出的老茎秆;

2.春种后长出的脚芽苗;

3.第一次填土深度夏定时暂时保留冬存后长出的那根老茎秆的目的是利用它的叶片继续制造碳水化合物,一方面可促使地下部分尽快长出新根,同时可保持原来老根的生命力,防止它们枯萎死亡。如果夏定时把老茎秆剪掉,会突然减少一倍以上的叶面积,盆土一旦积水就会烂根。

夏定20天后填第二次土,仍用加肥培养土填至盆深的2/3,这时新根已经长成,可把盆边的那根老茎秆剪掉。再过20天填第三次土,上面留沿口2厘米,以便浇水。分三次填土的目的在于形成老、中、青三段根,如果一次把土填满,埋入土中茎秆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会同时萌生新根,前期虽然生长旺盛,到了孕蕾阶段这些根系会同时老化,吸收能力会大大减弱,茎秆虽然长得很高,但花头不大。

●秋养立秋以后经夏定更新后的植株基本上完成了营养生长阶段,开始分化花芽,这时应当用小刀把叶腋间长出的腋芽逐个剔掉,防止它们抽生侧枝。每隔1周追施一次液肥,最好用麻酱渣水和磷酸二氢钾500倍液间隔施用;每次追肥前松一次土。盆土应间干间湿,盆下最好垫砖或倒置花盆,以防雨天盆内积水,否则茎秆下面的叶片会枯黄脱落。在正常情况下,茎秆顶端除了孕育一枚中央主蕾外,两侧还能抽生2~3枚副蕾,应分2次把副蕾剥掉;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中央主蕾受损,可用第一次剥蕾后保留下来的那枚副蕾来代替主蕾开花。

剥蕾后,应挑选和茎秆粗细相差不多的苇秆做支撑材料,刷上绿漆,紧贴茎秆插入盆土。苇秆的高度应超过植株,用塑料绳分几道将茎秆绑在苇秆上进行裱扎。花蕾透色后花梗就不再加长生长了。这时再紧贴花盘的底部把苇秆的先端剪掉,让秆头顶在花盘下面,再把花梗和苇秆绑在一起,以防花头过大而折断。

花头展开后应搬入通风良好的室内背光处陈设,尽量少浇水。如果发生蚜虫可喷布溴氰菊酯1000倍液,不会伤害花瓣。

(2)多朵菊选大菊系中花头较小的品种做栽培材料,在一盆之中栽苗1棵,通过摘心促使腋芽萌发而抽生侧枝,每枝开花1朵,每盆开花数朵。常见的有三本菊和景菊,前者开出3个花头,后者开出9个花头,主要供庭院和厅堂陈设,也可用来生产切花。

●三本菊清明节前后取出冬存的菊苗,用加肥培养土分别栽入20厘米口径的花盆中。待茎秆上长出3片叶子时进行摘心,促使下面叶腋间的腋芽充分发育,让它们抽生出3根茎秆,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待侧枝长到15~20厘米时翻盆换土,脱盆后抖掉外围宿土,同时修剪老根,然后用加肥培养土栽入25厘米口径的花盆中。

换盆后根系得到更新,盆土面积扩大,生长必然旺盛。立秋以后顶芽开始分化花芽,这时应抹掉茎秆上的全部腋芽,花蕾显现后剥掉副蕾,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每隔1周追肥一次,将油粕水和磷酸二氢钾500倍液间隔施用,同时裱扎3根苇秆来支持花头,从而养成三本菊。

●景菊它是在三本菊的基础上再次摘心,从而长出9根茎秆,每棵开出9个花头,因此,又叫做“三权九顶菊”。

景菊的花枝比三本菊多2倍,因此,春种应提早进行。3月中旬前把冬存的菊苗取出来,用加肥培养土先栽入20厘米口径的花盆中。当植株长到15厘米时第一次摘心,促使下面腋芽萌发抽生出3根一级侧枝。当一级侧枝长到15厘米左右时翻盆换土,上入25厘米口径的花盆中;生长10天后进行第二次摘心,促使一级侧枝上的腋芽萌发并抽生出9根二级侧枝,随着换入30多厘米口径的大花盆中,从而长成9根花枝。

立秋以后花芽开始分化,应及时抹掉二级侧枝上的腋芽,孕蕾后尽早剥掉副蕾。由于花枝多,花头不会长得很大,因此,不需要裱扎。

●案头菊这种艺菊的株高仅20~30厘米,并用小盆栽种,特别适合在窗台、案头或博古架上陈设,又叫矮化菊。具体做法有以下3种。

短截茎秆法为了压低植株的高度,在立秋前对独本菊的茎秆进行截短,然后利用剪口下面的腋芽萌生出来的新枝来代替老茎秆开花。由于新枝抽生不久就进入了短日照环境,其顶芽很快就能分化花芽而孕蕾,新枝也就不再加长生长了,因而大大降低了植株的高度,花头也相应变小。与此同时还应控制肥水来减少茎秆的生长量,从而达到矮化的目的。

药剂处理法用多效唑来处理独本菊可使植株矮化。多效唑是一种抑制茎秆加长生长的有机试剂,从8月中旬开始,每隔15天向植株上喷布一次每升20微升的多效唑溶液,也就是在1000毫升水中只溶入0.02克多效唑,共喷3次,可使植株变矮,不会影响花头质量。

推迟定植期6月上旬自菊花老本的盆株上采脚芽扦插,15天后分苗栽入15厘米口径的小盆中,只给它们2个半月的营养生长时间。9月份花芽开始分化,然后孕育花蕾并开花,这样的植株一般不会超过40厘米。

什么是独本菊 独本菊的解释

1、独本菊又称标本菊或案头菊,每盆一株,每株一花,植株矮小,一般株高20cm以上。

2、由于养分集中,无论在色泽、瓣形及花型上都能充分表现出该品种特性,以体态匀称、花叶相衬、脚叶浓绿厚大不脱落、高度适中者为上品。独本菊生育周期短,从扦插育苗至成花约100d,而赏花期则达一月余。置一盆独本菊于案头、茶几或书桌、窗台,墨绿的叶片陪衬着硕大的花朵傲然挺立,伴着沁人心脾的幽香,使室内显得分外雅致,令人赏心悦口,因而倍受菊花爱好者青睐。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