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个滴灌系统来说,其施工难度最大的是滴灌管道的铺设和滴灌头的堵塞问题。 滴灌管道的铺设在这里可以用于滴灌带的选择,有些可以使用2-3年,有些只能使用一个栽培季节,而且,这个滴灌管道的费用不便宜。 另外,是这个磁头的选择。 它主要与种植作物所需的水量有关,通常2L/H就可以了。 关键是喷头堵塞问题,主要取决于第一个轮毂对水的过滤是否彻底。
如果堵塞了,作物的灌溉就不能像期望的那样进行了,检查的工夫主要是种作物,种玉米的话,这个检查很辛苦,离心式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大颗粒、高密度固体颗粒,要达到一定的水质净化效果,必须保证灌溉系统的流量变化在其工作范围内。 砂滤器的主要作用是滤除水中有机质、浮游生物及细小颗粒泥沙。
灌溉用水在地表水水质良好,水泵为离心泵时,一般采用无压反冲洗过滤器,泵安装在吸入管末端,灌溉用水在地表水水质较差,一般采用砂石过滤器网式过滤器/盘式过滤器。 灌溉用水采用地下水:一般采用离心过滤器网式过滤器/层叠过滤器。 既然水肥一体化存在弊端,为什么现在市场上强烈推荐这种水肥一体化灌溉与施肥模式?
容易理解的是,其优势大于劣势,但我说的这个缩写也可以理解为水肥一体化的弊端,要分解这件事,需要从相关的设备,也就是灌溉和施肥两个部分进行分解,他们有什么弊端? 这种肥料主要是液体肥料或可溶性颗粒肥料,因为在用作肥料时,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使用同一类型的肥料,而是同时使用多种肥料,此时,需要注意肥料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肥料的效果。

无论设施农业还是露天大田农业现在都在推行水肥一体化,滴灌是更高效的把水和肥料作用于作物根部,减少肥料流失,提高水的利用率。
一、滴灌施肥优点:1、减少水分蒸发损失、地面径流、深层渗漏。
2、将化肥直接施入作物根部,吸收相同肥料施入肥料节约40%
3、控制杂草生长,减少农药用量,保护环境
4、多风地区效果更佳
二、现在好多设施大棚加了滴灌,但是没有配施肥设备,根本没有多大效果。
施肥系统是在灌溉的首部里添加了施肥泵 施肥罐 施肥器,水肥一体化是一种灌溉技术称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好多政府农业项目叫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项目但是并没有加施肥系统,只是用了滴灌带或微喷带或喷灌,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浇地。
第一,节水。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提高水分利用
率。在露天条件下,微灌施肥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率达50% 左右。
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滴灌施肥与畦灌相比,每亩大棚一季 节水80 ~ 120m'1,节水率为30% ~40%。
第二,节肥。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减少了肥料挥
发和流失以及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具有施肥简便、供肥及时、 作物易于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优点。
在作物产量相近或相同 的情况下,水肥一体化与传统技术施肥相比节省化肥 40% ~50%。
第三,改善微生态环境。
保护地栽培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一是明显降低了棚内空气
湿度。
滴灌施肥与常规畦灌施肥相比,空气湿度可降低8。5 ~ 15 个百分点。二是保持棚内温度。滴灌施肥比常规畦灌施肥减少了
通风降湿而降低棚内温度的次数,棚内温度一般高2 ~4T,有 利于作物生长。
三是增强微生物活性。滴灌施肥与常规畦灌施肥 技术相比地温可提高2。 7^,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
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四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滴灌施肥克 服了因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
五是 减少土壤养分淋失,减少地下水的污染。
第四,减轻病虫害发生。
空气湿度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物病害的发生,减
少了农药投入和劳力投人,滴灌施肥每亩农药用量减少15% ~ 30%,可节省劳力15 ~20个。
第五,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设 施栽培增产可达到17% -28%。
水肥一体化是简单来书就是把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水肥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灌溉设备,可以实现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是通过管道系统通过合理的配比将灌溉水和液态肥混合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对农作物进行灌溉,设备可以实现对于不同的农作物以及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施肥需求进行合理的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相对于人工施肥更科学!
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步骤
1、通过设备自导抽水设备,从水源处抽取需要灌溉的水,灌溉水经过设备自带的过滤系统,进行过滤后准备灌溉
2、灌溉系统将水和肥料进行混合(需要是液态肥)混合后的水肥,竟会通过管道系统输送至种植田中,实现浇水施肥同时进行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在有条件的农区只要前期的投资解决,又有技术力量支持,推广应用起来将成为助农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集地膜覆盖、微灌、施肥为一体的灌溉施肥模式。借助新型微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兑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确保水分养分均匀、准确、定时定量的供应,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增产、增效作用。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覆盖地膜。与常规相比,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平均亩增产粮食200~300千克,每亩节水150米3。
该技术适用于水资源紧缺,有一定灌溉条件且蒸发量较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重点是西北和东北西部,主要优势作物为玉米、马铃薯、棉花和果树、蔬菜等。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