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莫道君行早下一句诗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2.译文: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
3.出处:《清平乐·会昌》写于1934年。
4.这一首清平乐,于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情。
5.作品原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6.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7.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8.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9.白话译文: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
10.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
11.会昌县城外面的山峰,一气直接连去东海。
12.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那边更为青葱。
莫道君行早下一句是更有早行人。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出自《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此书集结了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莫道君行早”下句“踏遍青山人未老”。诗句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清平乐·会昌》
。全诗如下:
清平乐•会昌
近现代•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诗意:
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走遍了青山绿水,但是人依然觉得很有精力,不曾疲惫,这儿的风景最好。
会昌县城外面的高峻山峰,连绵不断直接连去东海。战士们远望南粤,那边更为青葱。
莫道君行早下句更有早行人。
清·周希陶《增广贤文》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的全诗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上句】莫道君行早
【下句】更有早来人
莫道君行早,踏遍千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莫道君行早下一句是踏遍青山人未老。
原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翻译: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走遍了青山绿水,但是人依然觉得很有精力,不曾疲惫,这儿的风景最好。会昌县城外面的高峻山峰,连绵不断直接连去东海。战士们远望南粤,那边更为青葱。
选自:《清平乐·会昌》。
作品性质:写于1934年,这一首清平乐,于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34年7月,作者在会昌登山后所作。这一时期作者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他自己说的没有发言权的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头于做调查研究、读书、提建议,而不是赋闲。
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这种精神的艺术写照,作者自己曾说,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会昌》词的基调是昂扬的,语言是雄奇的,反映了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但是字里行间也隐约表露了词人的忧虑和愤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清平乐·会昌》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