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虱为刺吸性吸汁害虫,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只有卵→若虫→成虫。主要包括褐稻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前两者直接危害水稻造成减产,后者主要传播条纹叶枯病病毒,下面主要介绍褐稻虱和白背飞虱。
褐稻虱危害症状:成、若虫都能危害,一般群集于稻丛下部,用口器刺吸水稻茎秆汁液,消耗稻株营养、水分,并在茎秆上留下褐色伤痕、斑点,分泌蜜露引起叶片烟煤并引发其他腐生性病害,严重时,稻丛下部变黑色,逐渐全株枯萎。被害稻田常先在田中间出现“黄塘”、“穿顶”或“虱烧”,甚至全田枯死,早期受害颗粒无收,后期受害严重减产。此外,褐稻虱是齿叶矮缩病的传毒媒介。褐稻虱喜温爱湿,生长适温20~30℃,最适温26~28℃,适宜湿度在80%以上,盛夏不热、深秋不凉、夏秋多雨是该虫大发生的气候条件。肥水管理不当,也会引发褐飞虱的大发生。
褐稻虱防治适期和标准:水稻分蘖至圆秆拔节期,平均每百丛稻虫量700~800头;孕穗期,平均每百丛虫量500~600头;齐穗期,平均每百丛虫量800~900头以上;乳熟期,平均每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农业防治:①实施连片种植,合理布局,防止褐飞虱迂回转移、辗转危害。②健身栽培,科学管理肥水,做到排灌自如;合理用肥,防止田间封行过早、稻苗徒长荫蔽,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降低湿度。③利用抗虫品种。④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物理防治方法: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稻田养鸭,保护青蛙等。化学防治: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采用“突出重点、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选用高效、低毒、选择性农药。目前对褐飞虱的防治主要有两种特效农药——扑虱灵和吡虫啉。每亩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50千克喷雾,也可以每亩用5%氟虫腈胶悬剂30~4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注意事项:稻飞虱多集中在植株基部取食危害,应尽量将药液喷到基部;水稻生育后期,尤其是超级杂交稻密闭的大田要加大用药量,粗雾喷雾;飞虱已对扑虱灵、吡虫啉等产生了强抗药性的稻区,注意选用新的有效药剂防治,同时要注意药剂轮换使用;喷药时田间应保持一定水层。
白背飞虱危害症状与褐飞虱危害差不多,但成、若虫在稻株上的分布位置较褐飞虱高。以成虫和若虫群集稻株下部吸取汁液,使稻株表面成褐色斑。危害重时,稻株基部变褐,渐渐全株枯萎,严重时造成全田枯死。
防治适期、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与褐飞虱同。

稻飞虱可以用叶蝉散、吡虫啉、噻虫嗪、乙酰甲胺磷、氟虫腈等农药。根据受害程度的严重性来合理用药,切勿过量。
稻飞虱防治要点:
(1)科学管水。做到排灌自如,防止田间长期积水,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使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水稻贪青徒长。
(2)合理布局。对水稻种植要合理布局,实行连片种植,防止稻飞虱来回迁移,辗转为害。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稻飞虱发生的环境条件。
(3)科学施肥。施肥要做到控氮、增钾、补磷;防止偏氮造成田间荫蔽。
(4)保护利用天敌。如减少甲胺磷等剧毒并对天敌有杀伤作用的农药,采用选择性药剂,调整用药时间,减少用药次数,以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发挥天敌控制作用。
稻飞虱的防治适期:一般在低龄若虫期,当分蘖期虫口密度达1000头/百丛以上,穗期虫口密度在500头/百丛以上,应进行药剂防治。 稻飞虱具体防治措施有: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科学施用氮磷钾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实行科学的水肥管理,防止禾苗贪青徒长。2、生物防治:稻田养蛙、鸭,保护利用稻田蜘蛛、黑肩绿盲蝽等自然天敌,同时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种群数量。3、化学防治:坚持使用高效、安全对口农药。要抓准在低龄(一、二龄)若虫盛发期用药防治。注意事项:因稻飞虱多集中在稻丛基部为害,应注意尽量对准基部喷药;喷药时田间应保持一定水层。 防治稻飞虱的化学农药有:吡虫啉(大功臣、蚜虱净)、噻嗪酮(扑虱灵)、啶虫脒、敌敌畏、敌敌畏+叶蝉散(或毒死蜱)等。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防治稻飞虱: 1、使用农药前认真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或请教植保技术人员,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2、按指定剂量和使用适当的容器配药,配药、施药要戴口罩、胶手套,穿防护服,配药要远离饮用水源和居民点,用完的包装物要烧毁或深埋。 3、不要使用损坏或漏水的喷雾器。喷雾前要仔细检查开关、接头、喷头螺丝是否拧紧,药桶有无渗漏,喷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应先用清水冲洗后再排除故障,切不可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 4、施药时切勿迎风操作,也不要左右同时喷射,应隔行喷雾。大风和中午高温应停止施药,药桶内药液不能装得过满(超过水位线)。 5、施药过程中不能讲话、嬉戏,如不慎沾染上农药应立即更换衣服,用肥皂水冲洗皮肤。喷药后,若需进食、饮水、抽烟,应洗净手、脸。 6、施用高毒农药的地方要竖立警戒标志。 7、正确存放农药,避免污染环境或危害人、畜、家禽。 8、儿童、三期(孕期、哺乳期、经期)妇女不宜施药。 9、发生中毒症状,应立即求医诊治,并出示曾用过的农药标签。
稻飞虱是我国水稻重要害虫,属同翅目,飞虱科。在北方稻区主要有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其中灰飞虱可在本地越冬,常年为害,而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均为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比褐飞虱分布范围更广。褐飞虱食性单一,只为害水稻和野生稻,而灰飞虱和白背飞虱除为害水稻外,还能为害其他禾本科植物。3种飞虱中除白背飞虱外,其他2种有传播病毒能力。
为害状
稻飞虱的成虫和若虫以群集形式集中在水稻植株下部取食为害,吸食汁液。受害稻叶发黄,茎上出现褐色产卵伤痕。稻谷千粒重下降,虫量大时可引起植株下部变黑,瘫痪倒伏。
形态特征
3种飞虱形态特征区别见表2-5。
表2-5 3种飞虱形态特征比较
发生特点
灰飞虱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4~5代。东北地区3~4代,世代重叠明显。以若虫在麦田、田埂、沟边和荒原上的杂草根际、落叶下和土缝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向麦田转迁,灰飞虱成虫有远距离迁飞现象,但仍以当地虫源为主,长翅型成虫有趋嫩性和趋光性。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在北方稻区均不能越冬。每年初发虫源均从外地迁入。北方稻区一般只出现1次为害高峰。2种飞虱的长翅型成虫均有趋光性。白背飞虱多在稻株茎秆和叶片背面活动,而褐飞虱则聚集在稻丛下部离水面3~5厘米处取食。
白背飞虱及褐飞虱喜温湿,最适宜温度22~28℃,相对湿度大于80%,7~8月多雨,有利成虫迁入、降落和繁殖。灰飞虱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3~25℃,高温对其生长不利。华北稻区灰飞虱的发生量与7~9月降水有关。雨量少有利发生。稻麦混栽区有利灰飞虱发生,偏施氮肥,稻苗生长嫩绿发生重。不同生育期对稻飞虱的敏感程度不同。分蘖期至孕穗期最适于白背飞虱的生长繁殖,而褐飞虱则以孕穗期至抽穗时作物的营养最适其生长发育。稻飞虱天敌种类较多,可分寄生蜂、捕食性昆虫、蜘蛛、线虫及寄生菌5大类。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虫品种。
(2)农业防治。科学管理水肥,适时晒田,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在灰飞虱发生重的地区,应防除周边杂草。
(3)药剂防治。其关键在掌握时机,及时控制。稻飞虱防治指标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分蘖期5头/丛,抽穗期5~10头/丛,灌浆乳熟期10~15头/丛。灰飞虱因有传毒能力,防治时,应抓住1~2代成虫迁飞高峰期和低龄若虫孵化高峰期,将其集中消灭在秧田期和本田初期。喷雾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0~30克,25%扑虱灵可湿性粉每667平方米30~50克,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200~250克,25%速灭威可湿性粉每667平方米75~100克,80%敌敌畏乳油每667平方米100毫升,50%甲胺膦乳油每667平方米50毫升或40%氧化乐果每667平方米75~100毫升。以上药剂任选1种,对水30千克喷雾。撒毒土可选用80%敌敌畏每667平方米100毫升加细土15~20千克撒施(以无水层效果好)。喷粉,可选用2%叶蝉散粉剂每667平方米1.5千克。
对飞虱的防治应以褐飞虱为主,其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选用抗虫品种:稻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有一批经抗源杂交培育出的抗虫品种,可选用适合当地的抗虫品种种植。
(2)生物防治:一是保护天敌,稻飞虱在稻田中能被许多天敌捕食或寄生。如各种蜘蛛、青蛙捕食成虫、若虫,黑肩绿盲蝽吸食稻飞虱卵,各种稻虱缨小蜂寄生于稻飞虱卵,各种螫蜂寄生于稻飞虱若虫。这些天敌对抑制稻飞虱的发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农药品种,尤其在水稻前期要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农药,以减少对天敌的杀伤。二是稻田养鸭,根据稻田虫害情况,掌握在稻飞虱、叶蝉若虫盛发期以及螟虫、稻纵卷叶螟成虫始发期至盛发期在稻田放鸭防治,不仅对稻飞虱有显著的控制效果,而且由于鸭子的践踏,稻田中杂草也极少,收到了治虫除草的双重效应。
(3)栽培防治:合理密植,浅水灌溉,适时烤田,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后期贪青徒长,降低稻田湿度等栽培措施,可降低稻飞虱的繁殖系数。
(4)药剂防治:由于稻飞虱的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做好虫情调查,使用选择性农药,仍是当前防治的主要措施。在每百丛水稻有虫1000头以上时开始施药。每667米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5%锐劲特胶悬剂30~40毫升;或25%扑虱灵粉剂30克对水37.5千克喷雾。一般发生年在主害代每667米2用1%灭虫清(阿维菌素)悬浮剂40~50毫升防治,防治适期为低龄若虫盛期。
专家已经明确的表示,这种昆虫并不会对我们人体造成任何的危害,未来的一段时间随着天气慢慢转凉,而这种昆虫也会自己飞走的,所以市民们没有必要去担忧或者是无需恐惧。
在2021年的10月6日,南昌很多人家里都出现了一些小飞虫,而且这些小飞虫的量比较大,看上去似乎是有一些特别吓人的。而很多人则是非常担忧,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昆虫到底是什么,更不知道这种昆虫是否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些影响,也有一些人想要知道是否可以用杀虫剂来消灭这些昆虫。而随后记者其实也是走访了南昌的农业农村局以及南昌的林业局,在这之后,林业局的专家人员便表示这种昆虫其实就是稻飞虱,这其实是稻田里面非常常见的一种害虫,这些害虫主要就是道珠里面的汁液为食,如果地里面出现了很多的稻飞虱,那肯定会对水稻的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水稻会出现一些病菌,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水稻病死,不过这种昆虫对人体并不会产生危害。
在农村地区,稻飞虱这种昆虫应该是比较常见的,然而入侵城区的现象其实并不多见。南昌城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昆虫,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的,所以农村稻田里面很多的稻飞虱便直接飞向了城区。不过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天气会慢慢转凉,到时候这些昆虫将会自己飞走,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恐慌。
稻飞虱这种昆虫并不会去攻击人类,不会去叮咬人类,所以如果家中有一些稻飞虱,那其实也没有必要故意的去做杀虫处理。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些虫子确实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可以直接喷洒一些杀虫剂。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