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类西瓜种植方式的好朋友,都知道方形西瓜种植技术并没有我们想像那样繁杂,是挺简单的一个事情。最先,挑选出色的西瓜种类,抗病性能力强、个大、味甜的;次之,挑选种籽,留有颗粒物圆润的,用来开展催牙;然后,像平常种植西瓜那般实际操作就可以了;最终,直到西瓜结出如手掌般尺寸的果子之后,就可以将其放到方形的器皿或是模具里边,直到西瓜慢慢长大,澎涨,完善以后就结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大西瓜了。实际上,这方形西瓜源自于日本,当时造就这一目的在于便捷运送。方形的西瓜可以叠堆起来,并且不易翻转,一车可以放得比环形西瓜要多。也有更重要的一点,便是方形西瓜贮藏期可将近一个月时间,远高过一般的西瓜。
培养土配置:用3年之内未种过瓜的菜园子土7份,充足沤肥的人禽畜农家肥1份,草灰2份,每立方米相互配合土中添加50%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磷肥3KG、3%辛硫磷颗粒剂500克混和掺拌匀称。种子处理:晒种1天,去除畸型杂籽、瘪籽,将种籽放进室内甲醛100倍液中浸1小时后用自来水清洗,手搓,清洗黏液,再转常温水泡种6~8h,隔3~4钟头拌和1次能捞起来种籽,晾晒水份,将种籽摊放到甩干水份的抹布或沙布上,其上再盖1~2层沙布制成出芽床,经2~3天,70%~80%种子萌发,分次捡芽,分次栽种。
栽种及预苗管理方法:选用杯苗预苗。在育苗盘中装进培养土,上留1~1.5cm,稍压,浇透水,放进出芽种籽,每穴1粒,上遮盖培养土,盖紧农用地膜,扣起来塑料大棚。出芽后立即除去农用地膜,防止灼伤幼苗。大晴天自然通风,环境温度维持在28~32℃,相对湿度保持在75%上下,浇灌宜在晴天早上开展,把握不干不湿的标准。幼苗期害虫防治可融合浇灌开展。在移栽前1周炼苗。
掌握这类西瓜种植方式的好朋友,都知道方形西瓜种植技术并没有我们想像那样繁杂,是挺简单的一个事情。最先,挑选出色的西瓜种类,抗病性能力强、个大、味甜的;次之,挑选种籽,留有颗粒物圆润的,用来开展催牙;然后,像平常种植西瓜那般实际操作就可以了;最终,直到西瓜结出如手掌般尺寸的果子之后,就可以将其放到方形的器皿或是模具里边,直到西瓜慢慢长大,澎涨,完善以后就结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大西瓜了。

不是。
形西瓜是一种用模具压制而成的西瓜。由于瓜形好,易运输,一度受到热捧。方形西瓜,最初只是为了方便存储,节省空间。
它并不是转基因西瓜,只是人们在培育时,将其放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所以成熟时它就长成了方形了。
日本的水果一直都是非常昂贵的,而日本的西瓜售价也是非常的高,因为国土面积比较小,所以在资源方面也有一些匮乏,日本很多食物都是比较出名的。而日本的方形西瓜也吸引到了很多网友的注意, 在日本只有贵族才能够吃得上方形西瓜,因为这种西瓜的售价大概会在2万日元左右,如果品相比较好的话,可能会卖到4万日元,折合人民币价格会在3000元左右。其实方形西瓜跟普通的圆形西瓜是没有太大区别的,无论是口感还是外观,长相都非常的相似。在西瓜生长的过程中,会把西瓜放在一个方形的模具中。
在模具的束缚下,西瓜就会成长为方形,无论是甜度还是西瓜内的样子,和普通西瓜都非常的相似。在模具当中生长出来的西瓜,破损率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到了约束,所以西瓜皮的表面也比较坚硬。方形西瓜的果肉跟普通西瓜相比,可能甜度会更低一些。
日本的土地并不是特别的肥沃,所以在栽培技术方面也是比较落后的,在种植西瓜的过程中产量也比较低,就是物以稀为贵,方形西瓜才会在市场上卖出这么高的价钱,而很多日本人也会选择去吹嘘方形西瓜,在心理作用下,方形西瓜的价格也在不断的上涨。其实日本人吃西瓜的习惯跟国内也是有很大差别,售价昂贵的方形西瓜,在切开之后也是生的。
很多日本人在吃西瓜的过程中,也会选择蘸着盐吃,但是在很多国人的眼里,这种方式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日本人也会选择把西瓜皮炒菜,可以看得出来是一点都不会浪费。无论是口感还是食用习惯,跟国内都是有很大差别的,售价这么昂贵的方形西瓜,也是完全没有必要购买的。
最近来到了西瓜上市的季节,日本的香川县又开始售卖起当地的特产四角西瓜。香川县的四角西瓜,形状如同骰子那样,每个重约6公斤,价格应该还是跟以往一样,大概一万日元一个(折合人民币大概是四百多元), 这么高的价格,但是这种香川县的四角西瓜除了外形上跟其他的西瓜不同,口感却是没有其他的西瓜好,最重要是还不甜。那么,为什么香川县的四角西瓜还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呢?
一、营销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香川县的四角西瓜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这一种四角西瓜已经售卖了几十年,每年大概只有几百个左右,这样的数量,物以稀为贵,再加上日本人善于营销,很多人购买这样的四角西瓜已经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吃”的要求,更多的是起到观赏的作用,所以,这种西瓜不甜,却能卖出高价,也并不稀奇了。
二、培育这个香川县的四角西瓜,并不是生来就是方形的,而是在西瓜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将西瓜放到一个特制的“模具” ,才能成为方形,才是四角西瓜。四角西瓜的创始人表示一开始培育出这样的西瓜,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不用在运输的时候被磕磕碰碰,造成不必要的损耗。由于西瓜长成四角,需要“模具”的“矫正”,而这一个“模具”也是经过多次试验才成,所以,“模具”这一部分的研制费用也算进了四角西瓜里面。
三、培育出一个四角西瓜,并不是每一个都会成功,这也是四角西瓜产量少的原因,往往培育出十个,就有两个是损毁的,在培育成方形的过程,还要人工进行调整,中间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也会一并计入四角西瓜里面。
方形西瓜不属于变异。
方形西瓜是用模具压制而成的,并非变异。
该作物栽培技术
选地
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旱地5年以内、水田3年以内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块栽培。
整地施肥
冬前瓜田深耕冻垡,移栽前适时整地。瓜田要三沟配套,做到雨止田干、土松墒面平。基肥以优质有机肥和饼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至70%,氮、磷、钾要搭配合理,微肥按缺素情况分别底施或喷施。施肥量因土壤肥力情况和栽培品种而定,一般中等肥力田块,结合整地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至4000千克、45%硝硫基或硫酸钾型控释肥60至80千克,勿施含氯肥料。小果型和嫁接栽培的可少施20%肥料。采用高畦栽植,宽畦4至4.5米,窄畦2.0至2.5米。宽畦可在畦两侧定植,瓜蔓对爬,也可在中间定植瓜蔓两面爬,窄畦在一侧定植瓜蔓单面爬。
定植
早熟品种苗龄约1个月,长出2至3片真叶即可定植。中熟品种苗龄20至25天、晚熟品种苗龄7至10天即可定植。宽畦定植2行,窄畦定植1行。小果型西瓜棚立架式栽培,每亩定植1500至1800株;爬地式栽培,采用三蔓或四蔓整枝,每亩定植600至750株。中、大型品种一般每亩定植650至700株,嫁接无籽品种每亩定植300至400株。按株行距开挖定植穴,将营养钵按子叶与畦向一致的方向放入定植穴内,深度与畦面持平,用细土填满苗穴,带便肥和药剂浇定根水。边移栽边盖膜,膜宽不窄于80厘米,盖膜要达到墒面细平,膜与墒面贴紧,四周封实,破膜处用细土封严。
整枝压蔓
一般采用三蔓整枝方式。在主蔓8至9叶时,选留主蔓和两个健壮侧蔓,其余子蔓和孙蔓全部除去。整枝不宜在阴雨天进行,以防传播病害。当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结合整枝用泥土压蔓,以后间隔3至4节再压1次,每蔓共压2至3次,将瓜蔓均匀摆布好。
逆压。长势过旺,采用逆压。挖一个7至10厘米深坑,把瓜藤朝瓜根方向推进坑内,使后边的藤拱起,然后填上土压实,能控制旺长,提高座瓜率。
挟藤。当第2至3朵雌花出现,为使瓜坐得住、长得大,可采用挟藤。在离地面一指高处,用两根7厘米左右的木条挟藤,使藤变扁,保证维管束不断。
提茎。想要幼瓜坐得稳,在幼瓜后边的藤上用力一提,听到“咔叭”一声,“后头咔叭,前头结瓜。”
盘头掐尖。进入膨大期,瓜前藤要适当抑制,不可使其旺盛生长,不然会损耗养分,影响瓜膨大。盘头掐尖是把瓜前藤拉回来,圈在一边,并随手掐藤尖。
坐瓜
应选留主蔓上第2、3雌花或侧蔓第1、2雌花坐瓜。为确保在适宜的节位上坐瓜,遇低温或阴雨天气,应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利保花保果。瓜坐稳后,整细拍平幼瓜下面的地面并做成斜坡状,然后将幼瓜顺着斜坡放置,并使幼瓜与藤摆在一条直线上。果实充分长大后应及时翻瓜。翻瓜时顺着一个方向转动,每次转动1/3左右。
追肥
当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视植株长势追施膨瓜肥,一般每亩追施45%硝硫基或硫酸钾型控释肥15至20千克。
水分
幼苗期应尽量少浇水,甚至不浇水,促使幼苗形成发达的根系;开花坐果前控制水分,防止疯长;坐果以后,应保证充足水分供应,以利果实膨大,增加重量。采收前7至10天则不宜浇水,使果实积累糖分。缺水时应在气温较低的早、晚夜间灌水。采取沟灌渗墒,即灌水于畦沟,待水分渗透瓜垄后,立即排干沟中余水。灌水和雨后立即排干田间积水,否则易造成烂根烂藤。
世界上最奇特的西瓜如下:
1、拇指西瓜
是来中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感觉就像是我们平时吃的那种西瓜刚结出来那样,内瓤为青绿色,口感如黄瓜般清脆爽口,营养价值比普通西瓜高,可直接食用。连皮一起吃吗?
2、黄瓤西瓜
黄瓤的西瓜感觉有点像是产西瓜子的那种瓜!黄瓢西瓜是瓜中良品,呈椭圆形,果皮黄中带绿,有明显的深绿色网纹,果肉金黄色,沙脆香甜,瓜香浓郁,风味独特。
3、方形西瓜
方形西瓜是一种用模具压制而成的西瓜,由于瓜形好,易运输,一度受到热捧,最初只是为了方便存储,节省空间,它并不是转基因西瓜,只是人们在培育时做了些手脚,就成方形的了!
4、心形瓜
心形西瓜,形状为心形,中国、美国和日本农夫分别培植成功。这真的是西瓜自己长得不是像方形西瓜一样人工做的?
5、彩虹西瓜
彩虹西瓜瓤色特别,红橙、乳黄相间,西瓜纵切时剖面尤似彩虹,横切面如花,瓤质酥脆细嫩。中间红色的地方有点像红柚啊!
6、黑皮瓜
这种皮黑、光滑的西瓜据说有种特殊的甜味,仅生长于北海道,年产仅100个。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