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5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秦基伟将军 秦基伟将军的一生

秦基伟将军 秦基伟将军的一生

来源:成都号 2023.04.10 09:26:05 阅读:16次

秦基伟将军回忆上甘岭:历时43天,是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

1953年,一位开国中将专程前往战犯管理所向一位特殊的战犯以及国军高级将领作报告。这位特殊的犯人身份有点特殊,他是中国 历史 上最后一位皇帝,也曾误入歧途成为日本人的傀儡,他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将军是位战功赫赫的中将,13岁时便参加了革命,建国以后三次主动请缨,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三兵团十五军入朝作战。

1952年10月14日,美军为重新掌握朝鲜战场的主动权,共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在拥有绝对火力优势以及制空权的前下,对我军不到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进行了极其密集的火力轰炸,而美军此次投入的火力已经远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程度。

此次战役于11月25日落下帷幕,历时43天,联合国军累计投放炮弹190万余发,炸弹5000余发,向我军阵地发动了900多次冲锋。最终我军获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而秦基伟将军所率领的第15军正是上甘岭战役中坚守不到3.7平方公里的主力军。

因此将军本人经历并指挥了上甘岭战役,此次战役有多残酷,我军战士所表现出的大无畏决心,将军定是深有体会,而他对这次战役的回忆,也是我们研究并回顾此次战役的第一手资料。

1952年10月初,联合国军认定我军已掌握朝鲜战争地面作战的主动权,为将主动权抢夺回来,扭转劣势,范弗里特决定实行所谓第九团提出的“摊牌行动”,抢夺已被我军所占领的阵地。

但百密一疏,联合国军并未做好保密工作,计划一开始就被泄露。 联合国军正式发动战役之前,韩军的作战参谋将此次作战计划当作归降的投名状。但志愿军并未主动放弃阵地,反而严阵以待,寸土不让。

而美军认为只使用一个营的兵力进攻是不现实的,于是安排两个营的兵力发动进攻,也就是说此时的志愿军面对的是整整2倍的主攻兵力。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联合国军集中了40架飞机,320多门大口径重炮,127辆坦克、战车以极其罕见的火力密度向志愿军阵地发起了全面进攻。

当时志愿军守备部队处于自己挖建的坑道,根据志愿军的回忆,虽然此时处于坑道之中,但感觉就像在大海中划船一样,颠簸严重,不少人未见敌军就被摔得头破血流,甚至有位小战士被活活震死,而当时的坑道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炮击开始时,志愿军守军就开始试图联系作战指挥部。但步话机的天线此时已被美军全部炸毁,无法与指挥部取得联系。电

话班副班长牛保才试图恢复同指挥部的联系,但奈何敌军火力过猛, 最后使用自己的身体接通线路,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宝贵的三分钟通话时间。

也就是在这三分钟的时间内,志愿军指挥部向驻防部队下达了发起进攻的命令,志愿军的反击正式打响。

而将军秦基伟坐镇的第十五军作战指挥部位于远离上甘岭二十余公里的道德洞,从美军向志愿军发动袭击起,十五军作战指挥部就跟炸开了锅一样,十几台电台一股脑开动,滴滴答答叫个不停,电话铃声也此起彼伏。

而此时十五军政委回国参与国庆观礼,秦基伟不得不身兼两职,既要管理军务又要管理政务。而此时敌军炮火猛烈,作战指挥部联系不上下面的部队,无法得知具体情况如何,这一天是秦基伟最难熬的一天。

几个小时之后,前沿部队终于传来了消息。美韩七个营的兵力在敌方火力的掩护下,向志愿军占领的两个高地发起了猛攻,意在抢占阵地。而自入朝作战以来,秦将军尚未面临敌军如此大规模的进攻, 而此次战役中美军投入的兵力、火力、甚至打法都是前所未见的 。

此时摆在将军面前的似乎是一个并不好啃的硬骨头,刚刚得知前线消息,就有一个大难题摆在了秦将军的面前。

志愿军阵地位于五圣山以及西圣山的夹缝之中, 五圣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军从此攻占阵地较难,而西圣山则恰恰相反,较易被攻占,也是此次美军主要进攻地。

而此次美军火力较猛,志愿军防守难度较大,将兵力尽可能地聚在一处进行防守比较容易打退敌人的进攻,但是必然会导五圣山兵力薄弱,若美军佯攻西圣山,待志愿军全力与美军作战时,敌军绕过五圣山,从背后进攻,则志愿军危矣。

因此五圣山必须留有军队驻守,但西圣山一侧,敌军攻势较猛,若正面被攻破,则阵地也不复存焉。而该如何运用手中资源,面对敌人闻所未闻的炮火该如何进行兵力部署,成为摆在秦将军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战场形式瞬息万变 ,秦将军决定拼一把,五圣山的部队原地防守,同时保好西圣山一侧的阵地。敌人的炮弹铺天盖地的砸了下来,我军阵地被轰炸的体无完肤,战场尘烟四起,躲在坑道的战士们,耳朵都被轰的嗡嗡响,而敌军则借着火力优势发起了进攻。

战士们打退了敌人一波又一波地进攻,守住了绝大部分阵地以及主峰。至黄昏时刻,敌人多次进攻无果之后,先行逃离战场,只留下了几千余名敌军尸首代表他们进攻过。而美军最终也只攻下了半个上甘岭。

此次战斗之惨状只得以惨烈形容,于道德洞内指挥的秦将军七天七夜没合过眼,神经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下。在这七天七夜里,本就不大的阵地经历了人类 历史 上最为严重的敲打,而两个阵地也在与敌军反反复复的抢夺中得得失失。

志愿军与美军陷入了长时间的拉锯战中,而此时双方所比拼的,只有坚不可摧的意志罢了。

因为同敌军拼的是意志,所以我们赢了。

七天七夜的战斗中,志愿军伤亡惨重,但敌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联合国军前前后后投入了累计十七个营的兵力,伤亡数字更是可怕,达到了七千多人。

据言,美军的一个兵营里,只剩下了一名上士以及一名列兵可以答道。战争的拐点马上就到了,志愿军将又一次地打败美军,赢得此次战役的胜利。

时间来到了 1952年10月30日22时许 , 志愿军对联合国军发起了反击 ,十五军预先集结火力,随后大量位于坑道中的战士走出坑道,向敌军发起佯攻。而联合国军纷纷离开工事,慢慢踏入了我军埋下的陷阱中。

随后,我军炮火在秦将军的指挥下突然减缩,杀了一个回马枪,敌军还未接触到我军战士,就被炮火所伤。随即我军以十个连的兵力对敌军进行内外夹攻,收回全部已失阵地,拿下了第一个节点的胜利。

10月31日,联合国军对我军阵地再次发起猛烈的进攻,企图再次夺回阵地 。黄昏时分,敌军飞机进行低空飞行进行火力压制时,与我军炮弹撞击,顿时粉身碎骨冲入美军队伍中,引起骚乱,我军趁此发起反攻,又一次获得了胜利。

战线拉至11月,12军加入战斗,与此同时敌军再次组织反扑,双方再次开始了阵地争夺战,但无论我军还是敌军都伤亡巨大,这里只拿其中部分试图呈现战斗之惨烈。

十一月二十日凌晨,九连对敌军发动了反击,九连一班主攻六号阵地,数小时恶战之后,一班拿下了六号阵地,但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仅剩一人。

天亮时,敌军对六号阵地发起了攻击,妄图拿下六号阵地,一班仅剩战士高守余孤身一人,从凌晨至黄昏,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打退了一波又一波敌人,坚守住对我军至关重要的六号阵地。

而首批上高地的三营,最后连一个排的兵力都不到了,战场之惨烈更是可想而知。

我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最终拿下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11月25日,537.7高地交予29师,敌军阴谋再一次被粉碎,上甘岭战役结束。

在负责指挥此次战役的将军秦基伟来看,称其为一生中最惨烈的战役 。此次战役自10月14日敌军发起进攻至11月25日537.7高地顺利交接,共历时四十三天。

我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共计伤亡11500人,共击退了联合国军900余次进攻,彻底粉碎了美军妄图以物力优势继续战争的企图,消除中朝两方对美军火力优势的顾虑,打出了志愿军的军威,为日后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外战争,也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我志愿军战士不惧死亡,英勇对敌,打服了美帝国主义,也为我国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秦基伟将军抗日战争时在八路军职务?

1937年11月,八路军一二九师独立支队组成,对外称“秦赖支队”,秦基伟任司令员,赖际发为政治委员。

1938年4月,参加粉碎日寇晋东南九路大“扫荡”战斗。此战之后组建晋冀豫军区,秦基伟任第一(晋中)军分区司令员。

1940年6月,秦基伟调任一二九师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

1941年3月,任太行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

中将秦基伟有多厉害?上甘岭一战完虐美军!毛主席亲自赏烟给他抽

1961年,中国计划组建空降兵部队。空降兵就是伞兵,兵力主要投送方式为空降到战场,往往是突然投放到敌军腹地,抢占战略要点或者前后夹击敌军,由此形成极大的突然性,打乱敌军整个战略部署。

因为空降部队的战斗往往在敌军后方进行,所以容易遭到敌军反扑包围,这就要求空降部队必须是能攻善守的精锐之师,方能作为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要害。

中国陆军人才济济,经过多年的战场历练,能打硬仗恶仗、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不在少数,于是中央军委决定,挑一个军出来,成建制的转为空降部队。

第一环节是各军区推荐,选出了第一军、第十五军、第二十军、第三十八军四个军。

第一军、第二十军、第三十八军三个军 历史 都非常悠久,其老底子均可以追溯到我军建军之初;而第十五军1947年才由几支地方部队组建起来,相比三位老大哥,资历明显要浅得多。

空降兵隶属于空军,那第二环节就由空军最终确定人选。出乎意料的是,空军司令刘亚楼选择了第十五军。

第十五军能够从一众战功显赫的野战军中脱颖而出,此军的首任军长居功至伟,这位军长,后来还担任了我国的国防部长,他就是秦基伟。

秦基伟究竟有多厉害?他是如何把第十五军这支新部队打造成我军一流精锐部队的?秦基伟的一生又有哪些传奇经历?

本期文章将带你了解老一辈革命家 秦基伟 将军的事迹,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了解 历史 的读者,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也许你会有所收获。

秦基伟1914年11月16日出生于湖北黄安七里坪镇秦罗庄,家境一般,父亲在他8岁那年,送他入私塾读书。可秦基伟好动,在课堂上老坐不住,而父亲又恰在这一年去世,于是秦基伟还没上满一年学,就退学回家了。

父亲去世后,秦基伟只能与哥哥一起自力更生,干些砍柴、放牛的活。10岁那年,哥哥也因病离世,秦基伟的生活更贫困了,常受村里的地主富人欺负。

秦基伟骨子里就有股反抗精神,虽然年纪幼小,可是也敢在深夜来到恶霸家门口,在门上放块石头,第二天恶霸一开门,就被石头砸到头,气得破口大骂。

1927年11月,刚满13岁的秦基伟就加入了义勇队,参加了黄麻起义。

1929年8月,年纪虽小,但身材高大的秦基伟加入了战斗部队,在红一师第三团机枪连当战士。

秦基伟小时候就敢用石头砸恶霸,这时候手上有了枪,打起仗来自然更加英勇,当战士时总是冲在最前面,负伤都不下火线。

作战勇猛的秦基伟,17岁就当上了连长。连长冲锋在前,确实能大大激励部队士气,但是也很危险,果然没多久,秦基伟就右臂严重骨折,进入了伤病员名单。此时红四方面军准备开始长征,按惯例,伤员是留在当地老乡家养伤的,可秦基伟坚持随军出发。

一路上,秦基伟作为伤员,既不骑牲口,也不坐担架,甚至没怎么让战友搀扶,硬是靠两条腿跟着部队长途跋涉。

徐向前等红四方面军领导看在眼里,对这位意志坚定的年轻指挥员都很欣赏,待秦基伟伤愈后,就安排他任方面军总部警卫团团长,此时年仅19岁。

红军警卫团的任务并不止是保护部队首长安全,还会作为精锐的突击队,必要时也会作为“督战队”。因此在缺枪少弹、人手一枪都难以保证的红军中,秦基伟的警卫团装备相当精良: 每人配一把步枪一把手枪,还有一把大刀,大刀刀把上挂着鲜红的红飘带。

机枪连出身的秦基伟,自己干脆拿一把轻机枪;身材魁梧,骑在高头大马上,背后大刀红飘带迎风飘舞,那真是威风凛凛,很多红军战士在多年后,仍对当年横刀立马的秦团长印象深刻。

“官越大,枪越小”,晚年秦基伟回忆往事,也觉得拿着机关枪当团长那会儿,比后来当国防部长检阅成千上万的部队还威风。

不光是形象威武,秦基伟在部队面前的话也是掷地有声: “我秦某人有两条枪,一挺机枪和一把手枪,打仗时,机枪专打敌人,手枪专打逃兵!”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组织西路军,进军甘肃。来到甘肃临泽后,西路军将总部机关驻扎在此,秦基伟带着一个警卫连负责保护。1937年1月21日,马家军五个骑兵团7000余人突然来袭。

秦基伟临危受命,担任红军战斗总指挥。秦基伟赶紧盘点了一下人马,除自己的警卫连外,其他均为勤杂人员,全部加一起,仅300余人。

面对多达20余倍于己的敌人,秦基伟沉着冷静,带着总部文书、伙夫、乃至女护士、儿童团这些婆娘娃娃,全部上阵,每个人都安排了防守任务,武器不够就收集石头,迅速完成了临泽城的布防。

马家军之前已经侦察到在临泽的主要是红军总部的非战斗人员,这次大军来袭,就是要捏软柿子的,所以根本没把守军当回事,22日天一亮就向临泽发起了集团冲锋。

临泽城头静悄悄的,马家军的骑兵眼看就要冲到城门直接破门了。突然秦基伟抱着机枪向马家军猛扫起来,城头一下子涌出无数红军战士,开枪的开枪,扔石头的扔石头,一下子把马家军放倒一大片,狼狈退了回去。秦基伟赶紧安排人员去敌军尸体上收集弹药,补充了不少。

以凶残闻名的马家军,知道红军没多少人,弹药更是少得可怜,就开始跟红军拼消耗。一波一波轮番进攻,进攻的人就带一个弹夹的子弹,让红军缴获也缴不到几发子弹。

秦基伟说到做到,抱着机枪专打敌人,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来上一梭子;但秦基伟的手枪倒是没机会用,红军战士个个都是好样的,全部都在英勇杀敌,尤其是女战士们,很多分不到枪,就奋不顾身的举起石头往城下砸,杀得马家军人仰马翻。

不光被动防御,秦基伟还亲率精干人员夜袭。白天一直在进攻的马家军,万万没想到这么小的红军部队竟然敢主动出击,很多人在梦中就稀里糊涂的送了命。等马家军回过神来,准备组织反击,秦基伟他们已经带着缴获的武器弹药回城里了。

野蛮残忍的马家军,碰到不要命的红军,打了整整三天,居然怎么都攻不进城;7000大军,面对困守小城300孤军,就是打不下来,让马家军将领惊叹不已。

可秦基伟这300人都是血肉之躯,在粮弹两缺的情况下,几乎日夜不停的恶战了三天,已大部分牺牲,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秦基伟的手也负了伤,但仍抱着机枪,准备与敌人做殊死搏斗。幸亏此时红军总指挥部命令他们转移,由红三十军接应,秦基伟才带领剩余人员逃出生天。

西路军的悲惨结局众所周知,秦基伟九死一生,非常幸运的到了延安。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安排秦基伟到太行山组织游击队。秦基伟的带兵、练兵天赋在这段时间得到充分展现,把一群学生、农民迅速整合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神出鬼没的到处打击日伪军,屡立战功。八路军领导对秦基伟大为赞赏,安排他担任太行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

秦基伟虽然当了司令员,依然冲锋在一线,百姓们都尊称他为“秦大胆”。立志抗日的各路英雄好汉纷纷慕名而来,投奔秦司令麾下,秦基伟的抗日队伍迅速扩大,成为太行山地区的重要抗日力量。

多年后,毛泽东与秦基伟见面,开口就说: 以前你在太行山当过司令,现在你在上甘岭当了英雄!

可见,在毛主席心目中,秦基伟漫长的军事生涯里,这两件事印象最深刻。上甘岭的伟大胜利自不必说,那是闻名遐迩、扬威世界的大胜仗;而在太行山,虽然没有打什么著名战役,但是八年抗战中的无数场小胜,积累起来就很了不起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央对秦基伟的游击队几乎是零投入,完全靠秦基伟一手建起一大片根据地,拉起一大支抗日队伍;在日伪顽势力交错的敌后战场,能有如此成绩,很不容易,所以在伟人心中,这是能与上甘岭战役媲美的大功劳。

抗日战争胜利后,秦基伟的游击队改编为晋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后来又改编为第十五军,属第二野战军。秦基伟顺理成章的成为九纵司令员、十五军军长。

解放战争中,十五军相比其他老红军、老八路底子的部队,是个小弟,因此虽然表现也不错,但在一大班师兄大哥的辉煌战绩前,说不上突出。

1951年3月,秦基伟带着志愿军第十五军入朝参战。该军政委谷景生,为十五军也做出了不少贡献,可惜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的知名度远不如他女儿。

4月22日,志愿军发起规模宏大的第五次战役,秦基伟率十五军担任中路突破,一举把菲律宾营包围,歼其大部。随后负责割裂敌军,为整体战局创造战机。

十五军在大水洞地区与美军第二师遭遇,这是秦基伟入朝后第一次碰到美军主力。此时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是范佛里特,因其使用弹药量是美军规定的五倍以上,硬生生的创出了一个军事名词“范佛里特弹药量”。

秦基伟这一次是亲眼见识了美军火力的强大: 负责支援美二师的第三十八野炮营,一天就发射了1.2万发炮弹;而整个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发射炮弹数是7865发!

此外美国空军也大举出动,平均每天高达1000架次。秦基伟不管在前方视察敌情,还是在后方研究作战,都面临美军飞机无休止的扫射、轰炸。

秦基伟亲自带着部队,冒着铺天盖地的炮火猛冲猛打,在加里山重创了美二师三十八团,毙伤俘2000余人,但是十五军伤亡也达3000余人;且因粮弹即将耗尽,十五军没有完成战役割裂任务。

因战线拉长,志愿军其他各军普遍面临粮弹不继的问题,志愿军司令部遂鸣金收兵。不料已摸清楚志愿军弱点的美军,突施杀招,向志愿军发起凶恶反扑。

美军机械化部队速度极快,一下子把志愿军防线冲乱了,战局骤然恶化,多支志愿军部队都陷入多面受敌的险境。

危难时刻,彭德怀越过兵团司令,直接给秦基伟打了电话: “敌人已进至机山里、梁文里,能否在此坚守七到十天?”

十五军已连续作战近一个月,部队损失不小,而且人困马乏;更严峻的是,粮弹都不充足。这一幕,与当年甘肃临泽的危局何其相似;不同的是,此时秦基伟面对的,是火力百倍于马家军的美英军主力!

秦基伟做出了与当年一模一样的选择,就地坚守,他直接回复彭德怀: “我至少守十天!”

秦基伟在临泽的精细安排,让勤杂人员、女兵都充分发挥了战斗力,如今自然一样,秦基伟直接打电话给十五军各个团长,在角圪峰、鸣城山、朴达峰等战略要地严密布防。

领教过美军强大火力的秦基伟,知道再顽强的意志也扛不住无休止的重炮轰击,必须灵活防守。于是秦基伟指示各部,在前沿阵地少留兵,但留足兵力打反击,趁敌人刚占领阵地立足未稳时,把敌人打下去,把阵地抢回来。

事后证明,这一招相当管用,即能保证阵地不失,又大大减少了伤亡。与美军交手短短一个月的秦基伟,一下子抓住了对方软肋,以己之长击彼之短,打得相当漂亮。

6月4日,在防守朴达峰的战斗中,美二十五师一个营在下午2点攻下主峰,十五军第一三四团第八连立即组织反冲锋,七班长柴云振带领全班13人,一连攻下四个山头,把一个营的美军追得漫山遍野跑。

四川小个子柴云振,身手灵活,最是勇不可当,他直接冲进了美军一个临时指挥所,一梭子扫倒好几个美军,正要解决最后一个美军士兵时,枪没子弹了;柴云振毫不畏惧跟那个美军士兵扭打起来,美军是个黑人大块头,瘦小的柴云振一下子被压在下面,他一把抓到敌人脸上,抠出了一只眼睛!同时手指也被咬掉一根!

两人剧痛下继续在地上扭打,机灵的柴云振摸到一块石头,拿着石头狠狠的砸向敌人脑袋,硬是把这个比自己壮一大圈的黑大个砸死了。

在七班的勇猛反扑下,主阵地没多久就全部恢复;但是激烈的战斗中,七班的战士也一个个倒下了,柴云振从敌人尸体上收集出一些弹药,接连打退了美军的数次反攻。

天黑后,阵地依然在志愿军手上,战士们这时候才有功夫打扫战场,在敌人尸体堆里,他们发现了奄奄一息的柴云振。

事后统计,七班一共歼敌200余人,其中柴云振一人就消灭100余人,还包括一个少校军官;而柴云振身受重伤,全身负伤多达24处!柴云振在后方医院住了近一年才康复,能这样从死人堆里活过来,柴老英雄真是命大。柴云振荣获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军中无戏言,秦基伟说守十天,十五军就顶了整整十天,更加难得的是,十五军毙伤敌军5700余人,自身伤亡1200余人。当时多支志愿军部队都在坚决的打阻击,但是大部分是以惨重的伤亡为代价与联军死扛,才完成任务的。

彭老总对十五军的表现非常满意,发了一份感情色彩浓厚的电报: “秦基伟,我十分感谢你们!彭德怀。”

秦基伟出色的防守能力让彭德怀印象深刻,抗美援朝进入阵地战阶段后,彭老总就安排十五军防守五圣山地区。彭德怀对秦基伟说: “五圣山是我军防线中线的门户,丢失此地,二百公里内无险可守。谁丢掉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 历史 负责!”

面对如此重托,秦基伟自然毫不含糊。此时志愿军已开始广泛修筑坑道,深谙防守之道的秦基伟对此项工作抓得很紧,迅速在五圣山建立起完善的坑道防御体系。

1952年10月,阵地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上甘岭战役拉开帷幕。此次战役,美军代号“摊牌作战”,美军也确实摊了牌: 投入了几乎全部机动兵力,连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这些打酱油部队都给拉去充数,整个战役打了近200万发炮弹。

再次面临艰巨防守任务的秦基伟,表现一如既往的出色、硬气。然而不同的是,在临泽,秦基伟靠的是不怕死的勇气,自己抱着机枪上阵;在朴达峰,秦基伟靠的是反冲击的巧劲,在进退间争取时间;而在上甘岭,秦基伟靠的就是实打实的硬实力了。

面对美军的摊牌,秦基伟有三张硬牌:

志愿军步兵在坑道和炮兵的加持助力下,攻防都威力倍增,几个人就追着成连成排的敌军满山跑的战例比比皆是。

有了这三张王牌,秦基伟在上甘岭与联军硬碰硬的大战43天,以伤亡一万六千余人的代价,毙伤俘敌两万五千余人,阵地寸土不失,取得了战役的完胜。相比于入朝那会儿,可以说是完虐美军!

上甘岭战役规模宏大,举世闻名,这一次大胜,一方面大扬了我军军威;另一方面对整个抗美援朝战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到美国高层政治精英,下到美军各级指挥官,都明白过来,此时志愿军已是如此强大,即便倾尽联军全部机动兵力,都啃不下哪怕是上甘岭这么小小一块阵地。

自此之后,联军再也没发起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直到停战。

1953年6月16日,秦基伟受邀来到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见毛主席。

毛主席亲自出门迎接,说道: “秦基伟同志,欢迎你啊!上甘岭打得很好。上甘岭战役是个奇迹,它证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利坚合众国的钢铁还要硬。这个奇迹是你们创造的。”

秦基伟说: “是主席和军委指挥得好,战士们打得顽强。”

毛主席笑道: “你们打得好,我要有表示,我这里没什么好东西,那就请你吸烟吧!”

只是秦基伟并没有抽,他后来回忆说,在主席面前“吞云吐雾”不太礼貌。

不过朝鲜上甘岭一战,秦基伟确实打出了国威,对比装备和队伍,可以说是完虐美军都不为过。

抗美援朝结束后,秦基伟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勋,秦基伟理所当然的获评中将。

秦基伟打仗厉害,口才也很好。回国后,多次做报告,讲述上甘岭战役等光荣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包括战犯管理所中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们很多被俘时并不服气,认为是国军内部不团结,让共军有机可乘,自己才会打败仗的。

听到秦基伟声情并茂的讲了这么多真实战例后,这些国军将领才真正领略到志愿军将领们高超的指挥艺术、志愿军战士们雄伟的英雄气概,不禁大为叹服;很多人表示,他们的心,此时才被共产党俘获。

秦基伟还很重情义,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伤愈后成了残疾,他不想给国家添麻烦,自己回到了四川老家,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跟邱少云、刘玉堤一样立下特等功的一级战斗英雄。

但秦基伟一直惦记着自己的这个兵,几经周折,1984年,十五军终于找到了四川农村里的柴云振。秦基伟盛情招待了这位失联三十多年的老英雄,并且关心的问道: “你有什么要求吗?”

柴云振淡淡的说: “我那一个班都牺牲了,我能够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不能给部队找麻烦。”

1984年,秦基伟担任建国35周年国庆大阅兵总指挥。看着眼前一排排英武雄壮的解放军战士,秦基伟情不自禁的回想起当年自己抱着机关枪、背着大刀、骑着战马的戎马岁月。这么多年来,换了多少波战士,让秦基伟最感欣慰的是,战士们用坚定的眼神告诉他,由秦基伟这些开国将帅们一手铸造的我军军魂,代代相传,日久弥新。

1988年,秦基伟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这一年授衔,获上将军衔。

秦基伟的两个儿子都参加了解放军,都获评中将,真乃虎父无犬子,一门三将军。

1997年2月2日,秦基伟将军因患癌症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秦基伟一手创建的十五军,如今是中国唯一的快速战略部署部队。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第15空降军第一梯队4500人,立即从开封空运至成都,抢在地震救援“黄金期”内进入震区,为抢救灾区百姓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基伟将军泉下有知自己部队的后代子弟兵这么争气,定然含笑九泉,放心得让这些后辈战士们继续保卫祖国的安全了。

谨以此文纪念秦基伟将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已,今日之幸福来之不易,不忘先烈,砥砺前行。

文/温凯宇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