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成都二手房限贷政策是有的,而且最近成都二手房几乎算是停止贷款了,新房贷款也是日复一日,长则半年放不了款,而大部分银行都是统一口径回复额度用完。各地房产政策的趋严,收紧信贷是配合政策的落地,也是避免热情涌进房地产市场。
简介:
限购限贷就是对于房产的数量和贷款的首付比例有所限制,限购限贷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一些不正常的炒房行为,让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的发展。
限贷就是暂定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能够提供本市5年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5年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向其出售住宅。对违反规定购房的,不予办理房地产相关登记手续。限贷是指首套房首付最少3成,二套房首付最少5成。

大学生在成都落户后是可以买房的。只要户籍在限购区域内的户籍即可,非本地户籍需在限购区域稳定就业且连续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24个月以上。
根据成都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完善我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第二条 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区域内购买住房的,购房者须具有限购区域户籍,或在限购区域稳定就业且连续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24个月以上。
第三条 加强购房资格审核。非本区域户籍居民不得通过补缴社会保险在限购区域购买住房。房管、人社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部门协作,加强购房资格审核,确保住房限购措施落到实处。
扩展资料:
《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第四条 深化因区施策,强化限购限贷。
1、进一步加强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等热点区域住房限购措施,促进职住平衡,减少交通拥堵。自即日起,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户籍居民或在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稳定就业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1年以上的其他地区户籍居民;
在本区域内无自有产权住房,且2016年10月1日后尚未在成办发〔2016〕37号文件规定的住房限购区域内新购买商品住房的,可在本区域范围内购买1套商品住房。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居民,不得在上述区域购买商品住房。
2、经人行成都分行会同四川银监局,指导四川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充分酝酿并做出决议,进一步调整成都市部分区域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我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
【算一算你家装修要花多少钱】
自今年5月份以来成都限购新政落地后,买房这个话题成了所有想买房的人议论的热题,也有不少的买房刚需者被挡在了买房资格的大门外,那么成都限购后怎么买房?买房需什么条件?
成都限购区域
限购区域: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直辖区、高新西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县范围内实行住房限购。
成都限购后怎么买房
1、在限购区域可用单位名义购买,法人可购买一套房产,如果属于单位购买使用为职工住房,经审查后的可买多套。
2、拥有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直辖区的户籍,且在这个辖区内工作连续缴纳社保一年以上的,且在限购区域内无住房的,可购买一套房屋。
3、自2016 年 10 月 1 日之后,在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县均未购住房的,可购买一套住房。
11月的限购政策出台后如果想在限购区域买房的除了满足政策的条件外,可以说是根本无法购买;但此次的限购未包含二手房,如果想在这个时候买房,也可选择购买二手房。
成都限贷问题
限贷地区:成都地区(除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直辖区外)
1、购买首套房首付比例为 30%,如果一套房屋已还请房贷的申请贷款可支持首付30%贷款;首套房未结清的贷款需支付40%首付款;如果有按揭贷款2套房屋的,将不在提供贷款。
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直辖区贷款政策
购买人家庭已有一套住房未还请贷款的,二套房首付比例为70%。购买二套以上的不提供贷款。
在成都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政策和普通商业贷款政策目前是一样的,双职工家庭使用公积金贷款最高为70万元,单职工的最高为40万元;目前成都使用商业贷款买房的利率为4.75%,公积金买房是利率为 3.25%。
【输入面积,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算一算你家装修要花多少钱】
如今我国很多城市都出台了相关的限购政策,因此不少刚需人群将目光投向了公寓,那么在成都买公寓限购吗?接下来小编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1、 目前成都公寓是不限购的。根据成都限购政策的相关规定,在成都限购区域购买新商品房和二手住宅的,需满足连续缴纳24个月社保或拥有成都户籍,新落户家庭需缴纳1年以上的社保等条件。公寓是没有纳入限购范围之内的。
2、 不仅仅是成都,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寓都是不限购的。政府出台限购政策是为了打击投机炒房的行为,而公寓的产权年限短,不能落户不享受学区配套,房产增值潜力小,过户税费低,出手相对比较困难,投资公寓的人比较少,因此公寓通常都是不限购的。
3、 公寓也是有其优势的,比如说公寓大部分都是精装修交付,即买即住,而且公寓所处的地段通常都不错,周边配套设施比较好,交通也便捷。一般公寓的面积比较小,和住宅相比单价会相对更低一些,因此购买公寓的购置门槛也比较低。如果我们被限购限贷可以考虑购买公寓过渡。
4、 大家想要在成都买房,最好先了解一下当地的限购限贷政策。如果被限购限贷,大家除了考虑购买公寓之外,也可以考虑购买法拍房,不过法拍房存在高额税费、隐瞒租赁、户籍迁入难等风险。大家在购买法拍房前需要先做好调查工作。
小编总结:关于成都买公寓限购吗,小编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通过阅读本文之后,大家能够对此有所了解。在成都买公寓房有利有弊,大家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购买。
【输入面积,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成都是一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拥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各种美食,让这座城市被赋予的独特魅力,也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购房,但是想要在成都定居买房首先需要知道在成都买房政策的相关知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读一下成都的四项购房政策。
成都市买房政策有哪些:
一、限购政策
1、购房者家庭成员中有人购买过房子的不能再购买。
2、无稳定工作、稳定收入,没连续缴纳十二个月以上社保的居民禁止购房。
3、父母在成都跟着子女落户的,禁止购买新房。
4、已离婚的会根据离婚之前房屋拥有的套数限购。
二、限贷政策
1、家庭成员中既没有房子也没有任何贷款的可以贷款购买首套房。
2、家庭成员中有一套全额付款的房子可以再贷款购买第二套房。
3、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两套不管是按揭房还是全额付款房,不允许再贷款购房。
三、限售政策
在成都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购房者要想出售房屋,必须在取得房产证三年之后才能转让。
四、限价政策
1、购房者购买的商品房或者二手房的价格不能比周围在售的房屋高太多以免开发商造成亏损的情况。
2、购房者前期购买的房屋价格必须高于开发商新批次楼盘项目的价格。
3、由于目前购房价格的限制,为了改成现房销售,一些开发商不拿预售许可证,以此不接受政府指导价。现在即使修成现房卖,也必须接受政府指导价,否则不给予备案。
小编总结: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解答的关于成都市买房有哪些新政策的内容,这些政策都是需要购房者在购买房屋之前需要详细了解的,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齐家网,我们将有更精彩的内容为您奉上。
深圳:限购+限贷+限售。广州:限购+限贷+限售。佛山:分区域限购+限贷。肇庆:不限购。珠海:限购+限贷+限售。江门:分区域限购+限贷。中山:限购+限贷。东莞:限购+限贷+限售。惠州:限贷+限售。香港。澳门。
深圳:限购+限贷+限售。本地户籍单身限购1套,家庭2套外地户籍限购1套;落户满3年且连续缴纳36个月个税或社保才能购买商品住房、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夫妻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广州:限购+限贷+限售。本地户籍家庭限购2套,单身或离异限1套,外地限购1套;增城、从化非本地户籍限购1套;产权证满2年才能交易。佛山:分区域限购+限贷。限购区域一、二手房均限购;本地户籍限购2套,外地限购1套;首套房首付3成,二套首付4成。肇庆:不限购。珠海:限购+限贷+限售。本地家庭限购3套,外地限购1套;无房无贷首付3万,有房无贷4成;取得产权证满3年方可转让。江门:分区域限购+限贷。本地家庭限购3套,外地限购2套;首套房首付3成,二套房首付4成。中山:限购+限贷。一手房家庭限购3套,外地限购2套二手房不限购;首套房首付3成,二套首付4成。东莞:限购+限贷+限售。
东莞:限购+限贷+限售。重点:
1、非莞籍首套房(新房/二手)需2年内连续1年以上社保;2套须3年内连续缴纳2年以上社保。
2、非本市户籍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禁止购买第3套。
3、证满3年方可转让。
4、异地公积金贷款,需要本人或配偶是东莞户籍。惠州:限贷+限售。无房贷或已结清首付3成;有一套房且房贷未结清首付4成;两套房或以上房贷未结清停贷。2017年4月9日起,证满3年方可转让。香港:本地户籍第二套住宅及非本地户籍买房印花税提高至15%。澳门:非本地户籍,首付提高10%-20%。纵观大湾区各大市限购情况,目前仅有肇庆市不限购,目前楼价也比较低洼,值得置业者考虑。
别墅大师为你提供当地建房政策,建房图纸,别墅设计图纸;
别墅外观效果图服务,千款爆红图纸任你选: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