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通过投靠子女落户不能作为单独家庭购房。本市户籍居民两人及以上家庭在全市范围内拥有2套以上(含2套)自有产权住房,或本市户籍居民成年单身家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全市范围内拥有1套住房,不能在成都中心城区新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
1.无需长期办理居住证
2.日常生活中众多的证件证明可即时办理,避免紧急事务因档案问题浪费时间
3.本市户口购房者能得到更优的按揭比率
4.将来孩子接受先进的教育无需投入大额的择校寄读费。
5.方便子女上学
1.住房落户
住房在2014年6月之前购房,面积70平方,可以直接落户
住房在2014年6月-2017年底期间购房,面积90平方,只需要一年成都社保就可以直接落户
住房在18年1月1号后面购房,都是不能选择住房落户
2.学历落户
学历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可以直接落户成都
全日制大专生只能在毕业应届那一年可以落户
3.技能人才落户和积分落户
技能人才落户是需要连续缴纳两年社保在同一家单位并且拥有技能证书就有资格落户
积分落户需要连续缴纳五年成都社保并且积分满100就有资格去排队落户
4.投靠落户
夫妻投靠、未成年投靠父母、父母投靠子女

父母通过投靠子女落户的,不能作为单独的一个家庭申请购房,应作为其子女的家庭成员审查住房限购资格,但本次限购政策实施前父母已购买的住房不计入自有产权住房套数。父母通过投靠子女落户的,不改变其子女家庭类型。
比如张三父母通过投靠张三将户籍迁入我市,只能作为张三的家庭成员购房,但张三父母在本次限购政策实施前已购买的住房不计入自有产权住房套数。
比如张三是成年单身居民家庭,张三父母通过投靠张三将户籍迁入我市后,张三仍算作成年单身居民家庭,名下无自有产权住房的,张三或其父母才能在限购区域新购买住房;比如李四的父母不是通过投靠的方式将户籍迁入我市,其父母可以作为单独的家庭申请购房。
扩展资料
成都市户籍居民家庭以购房人是否具备成都市户籍作为界定标准。家庭成员共同购房的,其中至少1人具有我市户籍可认定为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购房所需材料:
各家庭成员身份证明、婚姻证明、户籍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有效暂住证,拟购房人签字的《家庭购房申请表》、《购房承诺书》。
参考资料来源: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2018年成都市住房调控政策知识问答
12月30日,据成都发布消息,四川省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我市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关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优化完善成都市住房限购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通知》进一步明确,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入户的,可以作为单独家庭在户籍对应的限购区域购买一套住房。
同时,自2023年1月1日起,继续执行“对个人出租住房应缴纳的各项税收,采取综合征收方式征收。对个人出租住房且在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网签备案的,2022年前按照0%税率综合征收”的政策。
《通知》自2022年12月30日起施行。
今年11月17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曾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区域限购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自2022年11月18日起,将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统一为一个住房限购区域,具备该区域内任一区购房资格的居民家庭以及具备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购房资格的居民家庭,均可在该限购区域内购买住房。该区域购房套数、户籍社保年限等住房限购要求保持不变。
上述《通知》还提到,在成都东部新区、青白江区、新津区、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区域内生活工作且无自有产权住房的非成都市户籍居民家庭,可在该区域内购买一套住房用于自住。
同时,符合以下情形的可增加购房资格。
按照今年7月6日成都住建局官方微信号发布的《关于居民自愿将自有住房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操作指南》,居民自愿将自有住房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住房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库后,居民即可申请在出租住房所在限购区域取得新增购买一套住房资格。
另一种情况是,按照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于5月31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房地产政策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二孩及以上家庭,可在现有限购套数基础上新购买1套住房。
此外,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于5月16日出台《关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明确优化家庭住房总套数认定标准,近郊区(市)县已购或新购住房不纳入中心城区购房时家庭名下住房总套数计算。优化无房居民家庭认定标准,购房人及其家庭成员在我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且登记购房之日前2年内无住房转让记录的,认定为无房居民家庭。
老人投靠子女落户成都可以买房。父母投靠子女入户条件:非本市户籍的男性公民年满60周岁、女性公民年满55周岁,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需投靠本市成年子女(含子女配偶)的,在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