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5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成都落户资讯 >桃树流胶病 桃树流胶病是什么原因

桃树流胶病 桃树流胶病是什么原因

来源:成都号 2023.04.13 11:56:07 阅读:14次

桃树流胶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桃树流胶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如下:

1、防治桃树流胶病,要加强桃树管理,增强桃树的长势。低洼地雨后注意排水,土壤过酸则施石灰或过磷酸钙。如果已发生流胶,则将枝干上的流胶刮除干净,用波美4-5度的石硫合剂消毒。

2、调节修剪果树的时间可以减少流胶病的发生。把生长期修剪改为冬眠修剪,等落叶慎帆源后再进行疏删、短截、回缩修剪。

3、主干涂白。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新鲜牛粪+新鲜石灰。

4、及时防治病虫害,有效减少流胶病的发生。防治天牛、吉丁虫、桃蛀螟幼虫、卷叶蛾幼虫、梨小食心虫、椿象等轿碰。

5、夏季干旱时用杂草覆盖全园可以减少桃树流胶病的发生。

6、药膜防治也是控制桃树流胶病的重要方法。药剂防治可用5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宽态等。

桃树树枝流胶而且溃烂,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桃树流胶病症可分为桃侵染性流胶病和桃非侵染性流胶病两个种类。下面就详细说说这两个不同的病症特征和防治办法,希望对你能够有用。

一、桃侵染性流胶病

别名:桃树疣皮病,桃树瘤皮病

分布为害:桃树侵染性流胶病分布广泛,发病普遍。

发病症状:枝干有皮孔流胶和伤口流胶2种类型。皮孔流胶初期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稍隆起凳枯租的疤斑;随后枣兆疤斑逐渐扩大和隆起,大小不等(直径5-13m m,高4-l0mm);最后疤斑破裂,一般从疤斑中央溢出胶液,胶液初呈无色透明体,凝结后渐变红褐色。疤斑潮湿时触摸质感柔软,干燥时变硬。剖开疤斑,可见其皮层变褐坏死,皮层下充满粘稠胶液,木质部表面亦变褐色。伤口流胶主要指果实、枝干等出现虫口、机械伤口后,随即在伤口边缘出现流胶,胶液特征及其变化同皮孔流胶。由果核内分泌黄色胶质,溢出果面,病部硬化,有时败漏龟裂。病重时全树衰弱,最后枯死。

发病规律: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被害枝干部越冬,第1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皮孔、伤口侵入。一年中有2个发病高峰期,分别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黄桃系统较白桃系统易感病。从4月份开始,只要有降雨过程就会释放孢子。土质瘠薄,肥水不足,负载量大,均可诱发该病。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如冈山早生、白花等,还要加强苗圃管理,培养健康无病桃苗。低洼积水地注意开沟排涝。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中微量元素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控制树体负载量。结合冬剪,清除被害枝梢。

(2)桃树萌芽前用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80%乙蒜素乳油1000倍液涂抹病疤。开花前刮去胶块,从5-6月份喷25%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三氯异氰尿酸2000倍液,或2.1%噻糖素水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15天喷1次,连续3-4次。

二、桃非侵染性流胶症

分布为害:桃树非侵染性流胶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各桃产区均由发生。植株流胶过多,会严重削弱树势,重者会引起死枝、死树,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症状:主干和主枝受害初期,病部稍肿胀,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从病部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尤其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流出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褐色,呈胶冻状,干燥后变为红褐色至茶褐色的坚硬胶块。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烂,严重时枝干或全株枯死。叶片变黄、变小。由果核内分泌黄色胶质,溢出果面,病部硬化,严重时龟裂,不能生长发育,无食用价值。病理解剖病枝皮层细胞之间胶化是组织明显的病变。在初生木质部则形成胶腔,胶腔内的游离细胞不含淀粉。由于酶的作用,胞间膜及细胞内含物溶解。寄主组织形成胶物质,它是次生现象。

发病原因:发病原因各种观点不同。一是认为由于寄生性真菌及细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痴病、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二是认为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为非侵染性流胶病。三是认为缺钙造成的。

发病规律:一般4—10月间,雨季、特别是长期干旱后偶降暴雨,流胶病严重。树龄大的桃树流胶严重。各种原因造成的伤口多,或修剪量过大,造成根冠失调都易发病;桃树嫁接在杏树砧木上病重,用矮化砧比乔化砧流胶病重,嫁接部位高的比嫁接部位低的重;栽植过深、土壤板结、土壤偏碱、地势低洼、病虫危害重、施肥不当、负载量过大、枝条不充实都易引发流胶病。

防治措施

(1)栽植时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土壤黏重的要深翻加沙改土,增加土壤透

气性和有机质含量。9-10月份增施氰氯化钙,冬春枝干涂白,防冻害和日灼。春季对主干上的萌芽要及时掰除,防止惨剪时造成的伤口引起流胶。6月份以后至落叶前,不要藏枝,以免流胶。

(2)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50%三氯异氰尿酸1000倍液。冬剪后对于大的伤口要及时涂抹杀菌剂,如843康复剂、腐必清化、强氯精等。发现流胶应及时刮除胶块,并把刮下的胶体清扫干净,集中深埋或烧毁,然后涂药2.1%噻糖素水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与50%硫悬浮剂1:5混合液,或50%氯异氰尿酸1000倍液,或80%乙蒜素1500倍液,也可选用戊唑酵或氟硅唑等药剂。

什么是桃流胶病?桃流胶病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桃树流胶病也叫疣皮病、瘤皮病、桃环氧树脂病,是通过红提座腔菌和马尾松红提座腔菌浸染而引起的、出现于果树里的病虫害。桃树流胶病是果树关键病虫害,在枝条位置产生,以主杆更为比较严重,造成株型衰微,果子质量降低,严重的话导致植物身亡。

侵染性流胶病关键出现于枝条上,也可以伤害果子。一年生枝得病,始初以皮孔为核心造成疣状小突起,后扩张成瘤状小肉点,上散生针管状灰黑色硬粒点,第二年5月病斑扩张裂开,外溢透明色状粘性硬胶,后变茶色,材质发硬,吸水膨胀成胨状胶体溶液,严重的话枝干枯萎。

多年生长枝被害造成小水泡状突起,且有树脂胶排出,被害处变褐萎缩培笑袜,情况严重枝条枯萎,株型显著衰微。果子得病,初呈深褐色烂掉状,后逐渐密生粒点状物质,空气湿度大时粒点口外溢乳白色粘物。

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防除为主导。最先提高株型,提升树杆抗逆性;有效剪修,主杆刮白,清除种植园。最终融合化学剂开展预防。

绵软粘物,特别是在下完雨后流胶配激状况更为严重。流出粘物和空气接触后,慢慢变褐,变成晶莹剔透柔软冻胶块,干后变为深褐色硬质的胶块。好几个流胶块连接在一起,产生不规则胶疤块。流胶处树升察根发胀不光滑、开裂,创口难于痊愈,表皮层及韧皮部慢慢变褐腐烂,与此同时易被腐生菌感柒。伴随着病虫害的高速发展,流胶点逐渐增多、扩大,严重的话树杆满身流胶,当病斑包围着主杆、枝干时,导致株型衰微,叶片变黄,枝头凋谢,乃至枝条或整株枯萎。果子病发,由果仁内分泌失调出淡黄色黏剂,外溢果面,病部硬底化,重则发生开裂情况,蔓枯病不可以成长发育,无服用使用价值。

桃树流胶是怎么回事?是什么病引起的?

桃树流胶是怎么回事?是什么病引起的?桃树流胶病(又称疣皮病),通常是由树体虚弱、瓜果下负荷过重、施用不当、修剪夹水量过多、植物病虫害为害、霜冻冻害等原因造成的,在土壤酸度、粘度、低洼的水园中已发生较多,在春季,如果外壳温度急剧上升和下降,3至5个月内,脆弱的树皮会随着膨胀和收缩而开裂,导致牙龈流动。

虽然桃树流胶病的发生较为常见,但由于许多果友族农没有及时防治流胶病,不重视,一旦桃树流胶病发生,光照会削弱桃树好孙弊的生长,重则会导致桃树枝条死亡,桃树的产量非常大。为营造桃树发展的良好环境,确保后期高产稳产,我们要加强桃树胶病的防治管理,不仅要掌握桃树胶病的发病原因和规律,而且要掌握相关防治的最佳时机和技术方法,只有坚持“早重防”的原则,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药膜+喷药园+灌根相结合,可以彻底有效地防治桃树胶流病。

桃树牙龈病,在发病初期,树干会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凸出粗糙的病斑,患者的皮层和木质部逐渐变褐,而半透明的黏胶不断分泌,分泌到外部的黏胶会逐渐变成棕色或棕色硬化的胶块。随着疾病的发展或在温度和湿度较大凯枝的情况下,患者的皮质会继续开裂、腐烂和凹陷,胶流会继续生长或膨胀成碎片,胶流量会继续增加,在树干和树枝上形成大量胶流点,粘附大量半透明或棕色凝胶状晶体。

如果胶水严重,会导致整个桃树到处流胶,导致桃枝轻微死亡,树的强度减弱,叶子变绿变黄,胶水部分也会受到外部病菌的影响,加重病情。树胶病除了桃树枝条容易流淌外,桃树果实的树胶病,也会因流淌而导致果实向外分泌内倾,从果核到果实表面棕色柔软的果冻,导致果实表面布满病斑,局部硬化和开裂,果实发育不良,不仅会降低果实的品质,减少了桃子的总产量。

桃树流胶病的病因有哪些?

桃树流胶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①由真菌性、细菌性病害如霉斑穿洞旅旅孔病、疮痂病、腐烂病等引起流胶。②根部病害如根腐病、线虫病等使树体生长衰弱,降低抗性,也易引起主干、主枝、小枝流胶。③树干被天牛、吉丁虫、蚱蝉等蛀食引起主干、主枝和小枝流胶;果实流胶多为椿象危害伤口所致。④机械损伤、剪锯口、雹害、冻害、日灼等造成伤口,引起流胶。⑤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度镇脊,结果过多,栽植过深,土壤黏重或土壤过酸,连作等,都会引起树体生理失调,而导致流胶发生。⑥桃树施肥普遍存在重氮少磷现象,造成树体徒长,流胶严重。桃园长期偏施氮肥,缺乏有机肥,一方面使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差,另一方面导致营养失衡,尤其是偏施氮肥会加剧树体钾、钙、硼元素的缺乏,造成树体生理上的障碍,抗性弱,流胶重。⑦侵染性流胶病主要由纳凳真菌引起,表现为枝干干腐或溃疡流胶。干腐型多发生在主干、主枝上,经田间采集、组织培养鉴定认为,干腐型流胶病由子囊菌门荼镳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ribis)引起。溃疡型流胶病由子囊菌门的葡萄座腔菌(B.dothidea)引起。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