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属于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成都都市圈核心城市。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2个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
2019年建成区面积949点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8点10万人,城镇人口1233点79万人,城镇化率74点41%。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是西部战区机关驻地,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6所,各类人才约389万人。
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落户301家。

成都市属于四川省。
成都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为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截至2021年底,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2119.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9.48%。
气候特点
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
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却显得闷热。
冬天气温平均在5℃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湿,却显得很阴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成都市
成都是四川省,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
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
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
扩展资料:
成都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境内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常住少数民族人口为12.93万人。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数位居前十位的有藏族、回族、彝族、羌族、土家族、满族、苗族、蒙古族、壮族、白族。
成渝线、宝成线、成昆线、达成线、遂成线5条电气化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成绵乐城际铁路、成渝高速铁路、西成高速铁路三条高速铁路通车运营;成贵高速铁路、成兰铁路、成蒲快速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均在建设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都
成都是属于四川省。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
公元前四世纪,开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成都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因地处川西盆地,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成都所属的省是四川省。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
2017年,全市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的2.95%;市区面积为3639.81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建成区面积885.6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成都市辖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郫都11个区,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5个县级市,金堂、大邑、蒲江、新津4个县。
成都市有国家级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理位置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位于大邑县西岭镇大雪塘(苗基岭),海拔高度为5364米。
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为岷江、湔江等江河冲积而成,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在简阳市沱江出境处河岸,海拔高度为359米。
成都市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在市域内形成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的独特地貌类型;由于气候的显著分异,形成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区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为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极为有利的条件。
以上内容参考: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成都概况
成都,四川省辖地级市 ,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 特大城市,西部战区机关驻地,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2016年,全市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千米,市区面积为4241.81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837.27平方千米。
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
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
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在5℃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
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成都市土地类型多样。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类型可分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等11类;按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可分为耕地、园林地、牧草地等8类;平原面积比重大,达4971.4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1%,远远高于全国占12%和四川省占2.54%的水平;
丘陵面积占27.6%,山地面积占32.3%;土地垦殖指数高。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气候温和,灌溉方便,可利用面积的比重可达94.2%,全市平均土地垦殖指数达38.22%,其中平原地区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10.4%和四川省11.5%的水平。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