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约从七十万年前开始已有人类定居。大约三千年前传入的青铜器文化就是今日朝鲜半岛文明的起源。
三国时代(-676年)
公元前2333年,檀君王俭创建了古朝鲜之后,从中国东部到朝鲜半岛先后建立了许多部落王国。约公元前一百年左右,半岛上形成了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到公元676年,新罗定都于庆州并统一了三国。而高句丽后裔在新罗无法统治的中国大陆东北部地区建立了渤海王国。
渤海与统一的新罗(676-935年)
6世纪中叶,新罗王国征服了邻近的伽倻王国(从1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批城邦国家)并与中国唐朝结成军事同盟,征服了高句丽和百济王国。当中国唐朝后来暴露出要将高句丽和百济纳入其帝国版图时,新罗便以武力相抗。
公元676年,新罗将中国人逐出韩半岛。其后,居住在满州中南部地区的前高句丽人于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国。
渤海王国不仅有高句丽人,还有众多的靺鞨族人。渤海王国按高句丽王国的行政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五京政权体系。渤海王国有着源于高句丽文化的先进文化。
渤海王国的繁荣和强大在公元9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它占领了北至阿穆尔河,西至满州南部开元的广大地区,并同突厥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渤海王国于公元926年被契丹人灭亡,其统治阶级中的很多人(大部分为高句丽人)迁移到南方,加人了新成立的高丽王国。
新罗在公元668年统一了韩半岛,并在8世纪中叶达到繁荣强大的鼎盛时期。新罗一直想建立一个理想的佛教国家,佛国寺就是在统一的新罗时期所建立的。但因王公贵族沉溺于安逸奢侈的生活,王国对佛教的崇尚也开始衰落。此外,贵族之间产生了冲突,一些反叛势力的领袖声称对被占领的高句丽和百济有统治的权力。公元935年,新罗国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丽王朝投降。
高丽时代(918-1392年)
尽管韩半岛经常遭受外来入侵,但自公元668年由新罗统一后一直由一个单一的政府治理,并保持了政治独立,以及文化和民族传统。无论是高丽王朝(918—1392年),还是朝鲜王朝(1392一1910年),它们都巩固了政权,发展了文化,驱逐了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人。高丽王朝的开国君主王建是新罗一位反叛王子手下的将军。他选择自己的家乡松岳(即现今的开城)作为都城,并宣称要收复高句丽在乐浪的失地。他将他的王国定名为高丽,韩国现在的名称“Korea”就是由此而来。尽管高丽王朝末能实现收复失地的心。但却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其青瓷的发明和佛教的兴盛则广为人知。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是,早在1234年,即比德国谷登堡早两个世纪,韩国人便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大约也在这一时期,韩国的工匠还完成了在大块木版上雕刻全部佛经的艰巨任务。
这些雕刻佛经的木版有8万块之多,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击退蒙古人的入侵。这些称为人《高丽大藏经》的木版现珍藏在历史悠久的海印寺内。
高丽王朝末期,土大夫和武士之间的冲突,儒教信徒与佛教信徒之间的争斗,使高丽王朝衰败。蒙古人入侵高丽始于1231年,高丽人民虽然与蒙古人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高丽仍沦为蒙古的附庸国长达近一个世纪之久。
朝鲜时代(1392-1910)
1392年,李成佳将军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朝鲜。朝鲜早期的统治者为了抵销在高丽时间占统治地位的佛教影响,用儒教代替了佛教。
朝鲜统治者以老成持重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国家,利用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科举考试成为社会运动状态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因素。当时社会高度重视研究学问,而鄙视工商业。
朝鲜在第四代国王世宗统治时期(1418-1450),国家的文化与艺术空前繁荣。在世宗大王的倡导下,王室学术机构的学者创造了韩语字母“训民正音”。
世宗大王非常重视天文学。日晷、水漏、天文图和天球仪等都是在他的鼓励下创制出来的。后来他将王位传给儿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于1452年驾崩,年仅11岁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为端宗。
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阳大君篡夺了年青国王的王位,成为世祖国王(1455-1468年)。他通过崇尚儒教来提高他的统治地位。此后,儒教便支配了韩国人的生活方式。
1592年,日本入侵朝鲜王国,准备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在海上,李舜臣将军(1545-1598)——一位在韩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指挥“龟船”与日本人作战,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这种“龟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甲战船。
在陆上,自愿参战的农民和僧侣军队也奋勇杀敌。1598年,随着日本军阀丰臣秀吉死亡,日本军队开始撤退,战争终于结束。但这场战争却给朝鲜和中国明朝留下了灾难性后果。在战争中,朝鲜大量的工匠,包括陶瓷工匠被劫往日本。
17世纪初,韩国的“实学”运动在思想开明的士大夫中开始盛兴起来。他们想借“实学”来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
他们极力建议改良工、农业,主张大刀阔斧地对土地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但不幸的是,保守的贵族统治者尚无适应这种巨大变革的准备。
朝鲜王朝后期,政府内部和上层社会中不断产生倾轧。为了纠正这种不良的政治局面,朝鲜国王英祖(1724-1776在位)采取了不偏不倚的策略,成功地巩固了王权,并取得了政治上的稳定。
正祖(1776-1800在位)继位后继续实行中庸政策,建立了王家藏书楼,收藏王家文件、实录。他还推动了其他一系列政治与文化改革。这一时期,是“实学”运动蓬勃发展时期,一些杰出的学者撰写了大量有关工、农业改革的文章,但政府并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
日本侵略及独立运动(1910-1945)
19世纪,韩国依然是一个“闭关自守之国”,坚决反对与西方建立外交与贸易关系。此后,一些具有帝国主义野心的亚洲和欧洲国家竞相对韩半岛施加影响。1910年,日本强占了韩国,开始对韩国实行殖民统治。
日本的殖民统治激发了韩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日本人甚至禁止韩国人在学校使用韩语授课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韩国知识分子。1919年的3月1日,韩国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抗议活动,数千人为此牺牲了生命。
尽管“三一独立运动”失败了,但却加强了韩民族的团结,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这次运动促成在中国上海成立了韩国临时政府,并在满州开展了有组织的反抗日本殖民主义者的武装斗争。韩国人民至今仍每年纪念“三一独立运动”,并将其确定为国家假日。
在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以前,韩国人民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一直过着悲惨的生活。在殖民统治期间,日本统治者对韩国和其人民实施经济掠夺。当日本靠从韩国掠夺的财富暴富起来时,韩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却日趋恶化。
大韩民国的诞生(1945)
韩国人民欢欣鼓舞地迎来了日本人在二战中的失败,但他们并没有高兴多久。光复所带来的并不是韩国人民为之英勇奋斗的国家独立。
相反,出现了一个意识形态冲突的分裂国家。美国占领韩半岛南方和苏联占领韩半岛北方,使韩国人民为建立一个独立政府所作出的努力付之东流。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通过一项决议,要求韩国在联合国一个委员会的监督下举行大选。
然而,苏联却拒不执行联合国决议,并且不准许联合国这个委员会进入韩国北方。于是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一个新决议,要求在这个委员会能够到达的地方进行选举。韩国首次选举于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线以南地区举行。这条线终于将韩半岛分成南方与北方。
1948年,李承晚当选为大韩民国第一任总统。与此同时,北方成立了在已故的斯大林式独裁者金日成领导下的共产党政权。
在李承晚政府领导下的韩国继续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骚乱问题。当时韩国民主制度尚不成熟,国家经历了巨大磨难。李总统于196O年4月下台。1960年8月,民主党成立了第二共和国,标志着张勉政府开始执政。
但这届政府寿命不长, 1961年5月 16日,朴正熙发动了军事政变。由朴正熙领导的国家再建最高会议接管了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
社会与经济方面的飞速变化使朴正熙总统选择了建立强大中央集权政府的道路。朴正熙政府的目标是要在总统强有力的领导下,通过社会经济进步来实现政治稳定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朴正熙当时领导了被称之为“汉江奇迹”的经济发展。
在1979年10月朴总统遇刺身亡后,出现了以崔圭夏总统为首的实行戒严的过渡时期。崔总统于1980年8月辞职。全斗焕于1980年8月由统一主体国民会议(选举团)选为总统。在1987年12月的总统大选中,卢泰愚当选为总统。全斗焕与卢泰愚均为将军出身的总统。
卢泰愚政府执政期间,韩国的民主有了长足发展,这为在大韩民国32年来选举出第一位非军人出身的总统打下了基础。金泳三于1992年被选举为总统,他称他的政府是“文人政府”。
1997年12月,韩国第一大反对党——新政治国民会议(NCNP)总裁金大中当选为总统。他于1998年2月25日宣誓就职。金大中称他的政府为“国民政府”。它是韩国宪法史上第一个由执政党向反对党和平移交政权而产生的政府
还有些网站:

统一的王朝有三个:新罗、王氏高丽、李氏朝鲜(含大韩帝国)。
割据的政权有七个:箕子朝鲜、卫满朝鲜、辰国、高句丽(同时也是中国的地方割据政权)、百济、后百济、泰封。
箕子朝鲜
朝鲜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商朝的遗臣箕子带领部分商朝遗民在檀君朝鲜的北方建立了箕子朝鲜。
卫满朝鲜
在公元前195年,中国西汉的燕王卢绾北走匈奴后,其部将卫满带领旧部灭掉箕子朝鲜并建立了卫满朝鲜。卫满朝鲜的国力相当强大,故汉武帝于公元前109年派军远征卫满朝鲜。于公元前108年卫满朝鲜被灭,汉武帝把其土地分为四个郡,史称汉四郡。
辰国
辰国是公元前2,3世纪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政权, 定都于汉江以南. 辰国被认为是三韩(辰韩,马韩,弁韩)的前身。
汉四郡与前三国时代
汉四郡与前三国时代是公元前2世纪后朝鲜三国时代之前的朝鲜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铁器的广泛生产和运用。由于铁的应用,使得更加坚硬和锐利的武器与农业工具成为现实。 这加快了政治上的统一和权力与财富的集中。
公元前108年,西汉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汉四郡,公元前82年合并为乐浪郡,历经中原西汉、东汉、魏国、西晋的统治管辖。高句丽于公元前37年建立于西汉玄菟郡,开始逐步扩展,在西晋末年(313年)吞并了乐浪郡。 在朝鲜半岛南部,辰国已发展成了由马韩,辰韩和弁韩组成的松散的三韩联盟。根据《三国史记》,公元前18年,百济在马韩领地中建立,并逐步将马韩取替。辰韩中的6个部落发展成新罗。弁韩被伽倻所吸收。 伽倻后来又与新罗融合。
三国时代
进入4世纪以后乐浪郡被高句丽占领。同时南部的百济、新罗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百济完全消灭了马韩54国。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慕韩、辰韩等数国。朝鲜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朝鲜三国时代”。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是这一时期半岛的霸主。据好太王碑的记载,高句丽好太王迫使百济和新罗成服于高句丽,并且击退了入侵新罗的日本军队。百济(前18年-660年)是朝鲜半岛古代西南部的国家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并且在3世纪末完全统一了马韩54国。 公元660年,百济被新罗和唐朝的联军灭亡。百济依靠向中国南朝各代朝廷遣使朝贡的方式,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
统一新罗时代
新罗则以向唐朝称臣的条件与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唐朝大军于公元660年联合新罗攻灭百济,次年进攻高句丽,久围平壤不下而返。668年高宗再次出兵,最终于当年9月攻克平壤,并由大将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至此之后高句丽政权就退出了历史舞台。670-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占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部分领土。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统治。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朝鲜后三国时期”。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
后三国时期
朝鲜后三国时期(西元892年-936年)是朝鲜历史上的时代划分之一。始于892年农民出身的甄萱起兵,同一时期新罗王族后裔弓裔亦建立后高句丽导致已衰弱的新罗分裂,终于936年高丽再度统一朝鲜半岛。
高丽王朝(918-1392年)
918年,后高句丽的的弓裔王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垮台,国王投降蒙古。不服投降蒙古的三别沙发动抗蒙古战争;1273年,蒙古占领济州岛,结束抗蒙古战争。1280年,元朝为了进攻日本在朝鲜半岛设置征东行省,在高丽首都派遣“达鲁花赤”控制高丽国政,高丽国王只能住在江华岛上。1281年,随着进攻日本失败曾一度解散征东行省;1287年,复设征东行省,并以高丽王兼任征东行省达鲁花赤,成为元朝的藩属国,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复时高丽朝廷才重新掌握统治权。
朝鲜王朝(1392-1896年)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但他却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明太祖朱元璋赐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阳。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这个名称在多数的历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对此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称朝鲜时代,但此名称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李氏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政策。1591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朝鲜将领李舜臣和中国将领邓子龙互相支援,最后都壮烈牺牲。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现代中国称为“万历援朝战争”。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军援助明朝;1636年,清军攻占朝鲜,国王投降,改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1863年国王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史称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1873年,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闵谦镐克扣军饷,韩国改革派在日本政党协助下,策动了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中国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是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朝廷无力镇压,于是要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6月6日中国军队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次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占领汉阳。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朝鲜停止与中国的宗藩关系。
大韩帝国(1896-1910年)
1895年4月,清朝战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是自主之国,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朝廷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同年,日本暗杀了有反日倾向的明成皇后。1896年,高宗在俄国支持下称帝登极,成立大韩帝国,从此朝鲜改为韩国。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大韩帝国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乙巳保护条约。韩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1906年,日本在韩国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1907年,日本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1909年,日本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李成伟
李成亨
李成果
李成明
李成雪
李成浪
李成沛
李成刚
李成垭
李成亦
李成天
李成佳
李成伟
李成通
李成军
李成宝
李成棵
李成博
李成旭
李成诚
李成鹏
李成翔
李成涛
李成聪
李成浩
李成潘
李成展
李成震
李成柏
李成凯
李成耘
李成宇
李成浩
李成舟
李成杨
李成忠
李成兴
李成强
李成裳
李成勇
李成炬
李成文
李成伟
李成林
李成凡
李成硕
李成林
李成好
李成冰
李成梓
李成锐
李成涛
李成冰
李成熙
李成熙
李成鹏
李成成
李成川
李成冰
李成乐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