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保缴费比例如下:
1、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个人缴费比例为8%。
2、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0%,个人缴费比例为2%。
3、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个人不缴费。
4、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5%,个人不缴费。
5、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个人缴费比例为0.5%。
社保断缴的影响:
先从医疗保险开始说起,女性需要缴满20年,男性需要缴满25年,退休后才能享受终身。医疗保险断交会有3个月的缓冲期,一旦超过这一期限,其中连续缴纳的年限会从新进行计算。并且在此期间内时不能享受医保待遇的,会给参保者带来诸多不便。
至于养老保险,缴费累计满15年,退休后才能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的缴费是按年累计计算的,中间断了,可以进行续交,但会对退休后的待遇有所影响。而失业和生育保险,只要在使用之前交满1年即可,工伤保险是即交即用。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标准是:
一、养老保险:1、缴费基数:上限为23118元;下限为3082元;2、最低缴费金额:单位585.58元,个人246.56元;3、最高缴费金额:单位4392.42元,个人1849.44元;4、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缴费比例:单位20%,个人8%;5、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缴费比例:业主19%,雇工8%;二、医疗保险:1、缴费基数上限:23118元;缴费基数下限:4624元;2、最低缴费金额:单位462.4元,个人95.48元;3、最高缴费金额:单位2311.8元,个人465.36元;4、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5、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缴费比例:业主10%,雇工2%+3元;
三、失业保险:1、缴费基数上限为23118元;缴费基数下限为3082元;2、最高缴费金额:单位184.944元,个人46.236元;3、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0.2%;4、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缴费比例:业主0.8%,雇工0.2%;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社保的缴费基数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的基准,具体来说就是当地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标准,在此基准之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再确定各自需要缴纳的费用。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
社保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计算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社保基数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定,因为各地一个年度工资性收入的月平均额是不一样的,但计算方式都相同:
社保基数下限为职工工资收入低于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数平均数60%的,作为缴费基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最低档的交纳不得低于社平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档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1、社保交纳多少是根据当地去年社平工资进行计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样的。 比如A地社平工资为20000元,那么养老保险交纳额为20000*20%=4000左右/年,医疗为20000*10%=2000左右/年。
2、另外也规定了最低档和最高档,最低档的交纳不得低于社平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档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一般以最低档居多。
3、以单位买全社保为准,计算如下所示:
(1)、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
(2)、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12%;
(3)、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
(4)、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
(5)、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
(6)、公积金:个人3.5%,单位3.5%。
4、而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
5、如果说你的工资是2000,那么医疗,养老,失业,交纳金额为:
(1)、医疗保险:2000*2%=40元,单位2000*8%=160元;
(2)、养老保险:2000*8%=160元,单位2000*12%=240元;
(3)、失业保险:2000*1%=20元,单位2000*2%=40元;
扩展资料
1、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2、对用人单位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瞒报、漏报少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侵害劳动者社会保险合法权益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423号)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保险基数)
2020年社保个人缴费标准如下:社保应缴费用=缴费基数*费率。
1、缴费基数
每年,社会保险将在固定时间(在3月或7月)验证基准,并根据员工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来宣布新基准。
1)如果职工的工资收入高于上一年度的本地平均工资的300%,则支付基数为上一年度的本地本地职工的平均工资的300%;
2)职工的工资收入低于上年地方平均工资的60%的,以上年地方平均工资的60%为支付基数;
3)如果职工的工资在300%至60%之间,则应以实际工资为基准。不能确定职工的工资收入时,根据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宣布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确定缴费基数。
2、费率
1)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为20%,个人缴费率为8%;
2)医疗保险:单位支付率为10%,个人支付率为2%;
3)失业保险:单位缴费率为1%,个人缴费率为0.5%;
4)生育保险:单位缴纳1%,个人不缴纳;
5)工伤保险:单位缴纳0.5%,个人不缴纳。
法律分析:社保缴费基数: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的基准,具体来说就是当地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标准,在此基准之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再确定各自需要缴纳的费用。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
劳动者如果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了劳动关系,劳动者就能享受很多法律规定的福利待遇。
1、缴费基数上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超过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300%以上的部份不计入缴费基数;
2、缴费基数下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低于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的60%为缴费基数。
3、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上下限的规定,最低不能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雇工和非本市城镇户口职工不得低于50%,私营企业法人、股东、个体工商户业主不得低于10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 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 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