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报名要社保吗?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报名时,相对于学历和工作年限来说,社保并不是必要条件。不过,各省份的规定不一样,具体要参考当地官方发布的考务通知。
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全国统一大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主命题并组织实施,就报考条件这一块,有些地方需要社保,有些地方则不需要。
如果考生所在地区报考二级造价工程师需要提供社保,而自己又没有,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工作所在地,或者户籍所在地报考,前提是该地报名参加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不需要社保。
2022年二级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
(一)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大学专科(或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从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业务工作满1年;
取得土木建筑、水利、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大类大学专科(或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从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业务工作满2年。
(二)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取得工学、管理学、经济学门类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业务工作满1年。
(三)具有其他专业相应学历或学位的人员,从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
新考季,新起点,努力备考的你,还需要有更多的辅助。大立教育重磅打造2022年二级造价工程师课程辅导体系,目前,惠学套餐班、全程护航班及全程金钻护航班已经上线,业内资深讲师加盟,精彩讲解各科重要考点,授课内容全面覆盖考试得分点,更有多类精编讲义与复习资料做助攻,让您放心备考,加速突破合格线!

部分地区需要。二级建造师报名社保要求不是每个省都需要,只有明确要求考生缴纳社保才能报考的地区需要审核,没有缴纳社保的人员在需要社保的地区是不能报考二级建造师的。
二级建造师报名有部分地区需要查社保。二级建造师社保条件并不是每个地区都需要的报考必要条件,在个别地区指出,考生需要缴纳社保满相应年限,才能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二级建造师报名社保审核:通过全国联网的社保缴纳平台进行网上审核,考生提供缴纳社保满相应年限的证明材料。
二级建造师报名资格审核:
考前审核不过不能缴费参加考试,考后审核不通过会取消合格科目成绩。
网上审核:考生在网上提交电子证明材料,即报考材料电子扫描件。
现场审核:考生需持相关纸质证明材料到指定地点进行审核。
邮寄资料审核:考生将纸质证明材料邮寄到资格审核地点。
二建报名需要准备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2、大专以上学历(学位)证书;
3、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证明;
4、二寸彩色免冠证件照;
5、专业技术职称证书;
6、考试报名表。
二级建造师报名查社保二建社保条件二建社保审核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2017年二建施工管理真题及答案下载
格式:PDF大小:1913.44KB 2023年二建《市政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5.23)
格式:PDF大小:2940.54KB
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可以注册,注册造价师不需要社保。申请注册造价工程师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注册申请表;
(二)执业资格证件和身份证件复印件;
(三)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四)工程造价岗位工作证明;
(五)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资格证书签发之日起1年后申请初始注册的,应当提供继续教育合格证明;
(六)受聘于具有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的中介机构的,
(七)外国人、台港澳人员应当提供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台港澳人员就业证书复印件。
在安徽省报考二级建造师,不需要缴纳社保满2年。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满2年的即可在安徽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考试。
根据《关于2020年度安徽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报考条件的规定:
1、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满2年的;
2、取得非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满4年的;
3、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满10年的;
4、取得建筑工程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
建筑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培养的学员具有土木工程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的,其在校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工作年限。
《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实行全国统一大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并组织考试的制度。
第十三条建设部负责拟定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人事部负责审定考试大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建设厅(委)按照国家确定的考试大纲和有关规定,在本地区组织实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