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6000千万假鞋 莆田假鞋第一名是谁

成都落户资讯 2023-05-27 22:34:09 阅读(13) 评论(0)

关于莆田鞋鬼市调查事件的介绍

福建莆田曾因为大量产出仿冒名牌的运动鞋,被戏称为“假鞋之都”。时至今日,虽经当地政府多次打击,但假鞋仍然屡禁不止。而位于莆田市北部的安福电商城附近,白天店铺锁闭、人影稀少,夜间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车流不息,几乎所有人都压低了声音在交流、交钱、拿货,附近的几条街道甚至会经常堵车,这里因此被称为“夜安福”。

昼伏夜出的繁忙鬼市

莆田假鞋的问题由来已久。

对假鞋的打击,莆田当地也从未停歇,查询公开报道可以发现,去年5月,莆田市公安局打掉了4家黑鞋厂,涉及阿迪达斯、耐克等多个知名品牌假鞋,总案值高达千万;2014年11月,在公安部、福建省公安厅的指挥下,莆田警方协同多地警方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处,涉案价值3.5亿余元……

除了打击,当地也在想办法谋求转型。据媒体报道,2015年4月,莆田市市长翁玉耀甚至亲自为莆田鞋代言,表示莆田人要用超越国际的标准做出中国好鞋。为了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莆田市政府相关部门也与商业银行一起,为转型企业提供了数十亿的信贷支持。

但时至今日,假鞋在莆田依然并未禁绝,没有人知道在莆田有多少人在从事跟制售假鞋有关的产业并以此为生,他们昼伏夜出,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城市的作息。

北青报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安福电商城附近已经成为仿名牌运动鞋的主要交易区,它仿佛是莆田这座城市的一个隐秘入口,通向的是一个跟假名牌鞋有关的产业。

当记者上午到达安福电商城附近时,大街上人影稀疏、车辆寥寥,路旁的店铺几乎没有几家开门,仅有几家饭店、小卖部在营业。对于这些,这个城市里的人早已见怪不怪,“你可以晚上9点以后再过来看看,那绝对是另一个世界,会堵车的。”

晚上9点以后,站在安福电商城附近的大街上,难以计数的摩托车、电动车似乎都在向电商城集结,他们戴着头盔在路上呼啸而过。白天关着的店门陆续打开,电商城附近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眼前热闹的情景跟白天的冷清对比,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同一个地方。空气中到处充斥着刺鼻的汽油味,摩托车不停地按着喇叭,在人流和车流中穿梭,马路上人头攒动,不断有人在横穿马路,汽车的速度也开始慢了下来,街道慢慢开始堵车。

63岁老太太揽客买鞋到凌晨两点

“早上?我们没有早上,一觉起来就是中午。”一名95后卖家谈起一地假鞋,满脸笑容。此时,凌晨1点,距他收工还有3个小时。

不远处“安福电商城”前加上的“中国”二字,正宣示它的雄心。官方2015年数据显示,这个总面积80多万平方米的小区,入驻了335家挂牌商户,年交易额超百亿元,从业网军超20万,鞋产品网上销售额至少占了全国两成。

早上睡觉,下午接单,晚上收货、发货——独特的交易习惯催生了“鬼市”:白天,几乎空无一人;傍晚,门店零星开张;入夜,摩托、面包车来来往往,一分钟有时可通过百辆。车上装卸的包装,印着耐克等知名鞋类商标。

但在坊间,这种“昼伏夜出”被解读为“见不得光”。官方也并未披露此处高仿鞋的比例。

在电商城内26号楼7层,一名黄衣男子手舞足蹈地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讲述他的“奋斗史”。“2013年开始干,现在,我车子房子都有了”,他不回避这是高仿鞋,且年营业额达到400万元,甚至有朋友去年“双11”一天就赚了400万元。

另一名穿着西装的男士则在“鬼市”快递区边上开了一家“档口”。他在论坛上发帖,留下QQ,晒出库存。有网友问他“真假比多少”,他直言全假,但是“以假乱真,一次体验,终身不忘”。

他们对假鞋质量有着“谜之自信”。家住“鬼市”附近的莆田女大学生吕申,一步步见证这里如何走红,随即投身电商海洋“卖假”。她做了3年,一双鞋赚二三十元,最多时每天能卖30双,“质量真的很好,我买一双可以穿一年”。

所有人把这归功于莆田上世纪的国际名鞋代工产业:白天,人们在工厂热火朝天生产,对标全球顶尖制鞋技术;夜晚,他们回家“发挥余热”,制鞋“秘方”被或偷或买地传了出来。

这些无疑都是假货,但“鬼市”里的人们回避“假”字。他们发明了自己的话语体系,“真标”“高仿”“1︰1”,造假者则叫“阿冒”。

相对“真实”的,是各色各样的自主品牌——比如,有人在美国“NB”新百伦的基础上,加了几个数字或字母,并拿到了商标注册。在外边,有人称其为“山寨”,但在“鬼市”,它们有着微妙的名字——“擦边鞋”。

尽管在工商、电商平台打击以及行业萧条的多重影响之下,“鬼市”日益萧条,但如今,夜晚10时市场路口有时还会堵车两三分钟。

一些人在电商城内游荡,瞄准看似无目标的“游客”,发小卡片,问买不买鞋。1月7日凌晨1点,一名带着记者在商城走访的63岁老太太毫无困意,“我带你们去下一家看看,就在楼上”,她精神抖擞地说,“我两点多才下班”。

当地鞋业人士慢慢发现局面不妙:全国鞋类电商越来越多,竞争加剧;同时,有得制鞋原材料,一年左右已从每吨1万元涨到两万元,利润越来越薄。

吕申最终不再卖鞋,她抛弃了“鬼市”。程相也感觉寒冬已到——他的订单愈发少得可怜,有时一天只有一两双。半年前,他转行跑运输,从“鬼市”出局。

但永远有人希望涌入这座“围城”。一名6年前“金盆洗手”的“阿冒”向记者坦承:一度,他响应政府号召,做自主品牌,但同一条生产线做出来的鞋,挂名牌能卖500元,挂他的牌只卖150元,还卖不出去。

坐在茶桌前的他一脸绝望,思来想去,他递过手机,屏幕上是红色的某款名牌鞋。这个已损失数十万元的商人说,他花了20万元,最近又找人去“开板”了。

6年没做过“阿冒”的他,此刻试图重回“鬼市”,再搏一次。

1.2亿元莆田假球鞋被查,都说莆田假鞋比真的质量好,是真的吗?

莆田假球鞋质量肯定没有正品好,不然也不会卖那么高价格,但在所有高仿厂商来说,莆田的鞋质量还是杠杠的,只是在做工上没有正品细致。用料成本和人工也没有官方正品厂高,所以在价格上就比正品低很多,成本才50多的仿制球鞋,能卖掉两三百价格,对外标价就是正品二折抢购,让人误以为是正品。

01、莆田鞋以断码、清仓为幌子,标价2-5折特价抢购

莆田鞋和正品鞋其实很好辨认,经常买耐克这些正品鞋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我这种鞋盲就只能挨宰,这些假冒鞋通常都是以低价位理由,把断码和清仓特价发售宣传都放出来,让不少人去买。而购买这些高仿鞋人群,多数都不是真爱粉。毕竟人家多年买鞋经验,肯定去官方旗舰店买。何况人家也不会相信有这种好事,对于球鞋收藏家来说,什么时候出新品,价格怎么样,他们都能一清二楚。买高仿鞋的人部分是好面子,部分是穿过之后质量也不错,不在乎被说山寨货。

02、零售商、不知名网点是莆田鞋销量最多的地方

莆田高仿鞋销路除了微商,就是在各大网店和小零售商批发。这些店铺都没有假一赔三、三包保证。只要售出就没有退货的可能,线上发售还有个优势,就是消费者看不到鞋的真实性,图片都是经过处理。买回来才发现货不对板,有良心商家还可能给你退个货,但基本上这些鞋都是高仿品。

最后奉劝大家,想要大品牌正品鞋就不能贪图小便宜。官方店也有打折时候,通常都是过时或者断码的鞋。但好歹是官方店不担心是高仿,去线上购买风险大,当然,只图便宜不图正品就没有这些顾虑。

"让全世界都穿得起名牌"的莆田假鞋是怎样炼成的?

莆田系医院的新闻事件似乎未消止多久,莆田假鞋最近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冲进我们的阅读视野。莆田,一个被誉为“世界假鞋之都”的城市,被外界调侃为以“让全世界都穿得起名牌”为“抱负”的城市,究竟是如何在假鞋产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

从“鬼市”一窥莆田假鞋

“白天,几乎空无一人;傍晚,门店零星开张;入夜,摩托、面包车来来往往,一分钟有时可通过百辆。车上装卸的包装,印着耐克等知名鞋类商标……”

这便是传说中的假鞋“鬼市”的常态。“安福电商城”是鬼市的集中地,在这里,有335家挂牌商户。年交易额超百亿元,从业网军超20万。莆田鬼市上的假鞋通过网络销售平台流往全国各地,其鞋产品网上销售额至少占了全国两成。虽然当地人称,近几年早已不是假鞋销量的黄金期,但这里的日邮递快递量仍过15万单。

在2013年的一份报道中,鬼市的一家老板曾在采访中直言,“10年前你们北方的阿迪耐克店都是我们莆田人开的,从正规流水上看卖不出几双鞋,阿迪耐克公司派人下来查,才发现店里卖的都是我们莆田货。”

莆田假鞋的仿造质量之高、覆盖范围之广可见一斑。莆田当地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国内市场上10双假鞋里,有9双从这里发货;全球每3双耐克鞋中,便有一双是来自这里的仿品。

高占比的销量背后是当地发达的制鞋产业。据悉,目前莆田鞋企已有数千家,每年生产运动鞋数亿双,年产值高达600多亿元。在这里,年产值2000万以上的工厂才算“有规模”。直接从事鞋业的人有30多万,占了这座小城人口的近十分之一。

假鞋产业如此发达,但事实上当地政府迫切希望扭转目前的局面,摆脱制假卖假的恶名。莆田市政府希望能够产出自主品牌,而不是一味仿造其他知名品牌。2015年4月,莆田市市长翁玉耀甚至亲自为莆田鞋代言,表示莆田人要用超越国际的标准做出中国好鞋。为了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莆田市政府相关部门也与商业银行一起,为转型企业提供了数十亿的信贷支持。

但遗憾的是,假鞋依旧在莆田泛滥。为何莆田假鞋屡禁不止呢?这背后的产业链又是如何形成的

代加工名鞋的历史产物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与台湾隔海相望,莆田吸引了大量台商来此创办制鞋厂,为国内外众多品牌鞋代工,以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为代表的运动品牌占据了最大份额。制鞋逐渐成为莆田的支柱产业。自1980年代初起,10年间鞋业在当地GDP的占比由10%飙升至43%。

作为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的代工厂,产品按规则是严禁流出的。但总会有些超出订单数的鞋被留在当地,这些被叫做“尾单”的鞋经莆田人转手,卖往国外。

在利益驱使下,加之当地制鞋原料和人力低廉,高仿鞋产业初露头角。代工厂的工人得到贿赂,将样品鞋或设计图纸偷运出来,从小作坊开始,慢慢生意越做越火。2004年左右,莆田街上十有六七是仿鞋店面,白天也半掩着门经营。

外贸做了几年后,受到了国外的打压,甚至《纽约时报》记者曾专门去莆田调查。莆田人便开始开拓国内市场,恰逢电商潮。

“以前是马云求着我们干。”在安福小区开店十来年的店长王一峰说,因为莆田高仿货“物美价廉”的特质符合网上购物的竞争需求,淘宝刚起步时,曾专门在莆田设点,每周培训莆田人怎么做淘宝。“淘宝就是我们炒起来的,几万人出去卖。刚有‘双十一’的时候,一个晚上,光我们卖鞋就能卖六十几亿!”

即便是近两年,莆田高仿鞋的生意依旧不错。在电商城内26号楼7层,一名黄衣男子介绍,“2013年开始干,现在,我车子房子都有了”,他的年营业额已达到400万元,甚至他“有朋友去年‘双11’一天就赚了400万元。”

屡被打假屡逃脱

产业细节完善 破绽寻找难

莆田当地假鞋产业的完善的确超出一般人想象。不仅是制鞋技艺完备,在包装、发票、防伪标识等细节上,更是难分真假。

鬼市上,耐克、阿迪达斯的包装、发票、POS机的签购单,20元就可以买一大包;防伪标识一张16个,每个5角。

用手机扫描这些发票的二维码,页面全能弹出专卖店的地址;刮开涂层,登录所谓“全国质量防伪监督中心”网站,输入验证码后真的可以查到。

如果有足够的精力去查证,也能发现弹出页面是用二维码生成软件做出来的,所谓的查验网站也疑似“山寨”,其ICP备案信息主办单位是某私企。但在外行看来,的确很容易被蒙骗过去。

而莆田的物流也堪称“无所不能”。即使在莆田发货,物流也能把发货地变成上海等其他国内城市,甚至国外城市也可。

物流服务员承诺可以“秒变”从美国发货。她用的是“SGR国际速运”。该公司网站称其总部位于美国,但检索发现,这份简介系照抄另一家快递公司的,倒数第二段连原名都忘了修改。贴上SGR英文快递单,加上首单36元的价格,货物分量就瞬间变成“海归”。

在莆田的街边小摊上,60块就能买到一部老年人手机,再加20块,可以买一条专用的数据线,它可以让你不用拆卸手机电池,就从外边插上电话卡。电话卡分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需要用哪里就用哪里。电话卡和快递的强强配合,让外界难以辨别自己的订货是真是假。

监管:权力寻租 平台无力

事实上,不论是莆田政府,还是假鞋得以交易的电商平台,都在积极“打假”、肃清环境。去年5月,福莆田市公安局打掉了4家黑鞋厂,涉及阿迪达斯、耐克等多个知名品牌假鞋,总案值高达千万;2014年11月,在公安部、福建省公安厅的指挥下,莆田警方协同多地警方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处,涉案价值3.5亿余元;莆田工商部门,2013年曾3个月巡查36次,罚款38万多元。

但在约谈商家、巡查检视的过程中,也有部分执法人员收受贿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假货根源无法被彻底铲除。

有的执法人员到造假作坊后,并不查封,只说随便坐坐。“谁没事会来你家坐坐?我懂什么意思。”作坊主便随即送上“好处”,甚至,一些熟了的执法人员还会建议仿哪种鞋好卖。

据阿里平台的打假特战队员李默(化名)介绍,“我们有2000多人的打假队伍,很多都是干过公安和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此外还有5000多个志愿者也一起在打假,一年投入10多个亿。”

但李默坦言,打掉制假窝点的难度较大,售假造假的人不断换着法子应对打假。

一些假鞋的制假窝点一旦被发现,便开始将工序分解到不同作坊生产,打掉一个作坊,其他工序窝点发现后马上就找其他地方生产。一些屡次被打击关店的售假者有了“前科”,店铺注册不下来,便会花钱购买外地已注册的店铺,在一些售假比较严重的地方,为了减小被审查的风险,这些人用买来的店铺登录时,会用各种作弊手段更改IP地址,造成该店铺是在外地登陆的假象。

制假售假人员的“狡兔三窟”,让“李默们”深感无力。

三四线城市成主要市场 易成监管死角

打假难,还在于莆田假鞋主要销往的是国内三四线城市及落后地区,那里假货更多,监管难控制,而真品品牌方也不常去巡视。

莆田一店主说,他们这里的耐克、阿迪达斯、新百伦等知名品牌运动鞋,主要发往内蒙、河南、山东、贵州、云南等地的实体店,“从来没出过事,只要小心些,不会被品牌方和工商查处。”

来安福电商城进货的黄平(化名)自己有一家运动鞋专卖店,虽然他的店挂了个耐克的logo,但不止卖耐克鞋,阿迪达斯和新百伦的鞋子都有。他的店并没有获得耐克官方授权,销售的正品鞋主要来自于郑州,他的朋友拿到了专卖授权,进货时,会多拿一部分,或者把尾货给他。他自己会进些莆田的高仿鞋,掺在一起卖。“鞋是真的假的自己心里清楚,小地方假货太多,工商也管不过来,品牌方一般也很少到小县城来巡视。”

品牌方:不想纠假以坏品牌形象

让人意外的是,名牌鞋的品牌方并不是总能配合监管部门进行打假,这在于,他们认为打假事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家品牌形象,让消费者把假货和自家品牌联系起来,造成恶劣影响。

“打个比方说,假如判定一双鞋子是假货,那么除了这个鞋子的品牌方,其他人都没有这个资格去判定。但有的品牌权利人并不愿意进行鉴定,因为他们不想给外界造成他们有假货的印象。”阿里平台的打假特战队员李默(化名)表示。品牌方的不配合,使打假失去了决定性的助力。

消费者:知假买假 催生市场

莆田的假鞋的确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但支撑假鞋市场繁荣的一大原因,也正是在于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故意知假买假。

在相关新闻的讨论中,不少网友表示莆田鞋虽然是假货,但是的确物美价廉,质量高,穿一年完全没问题。

特别是对于三四线城市和城镇的消费者群体来说,由于他们对价格十分敏感,知名品牌专卖店里动辄千元的正品鞋让很多人难以承受。这时,价格优惠的莆田高仿鞋便侵占了市场,成为性价比高的替代品。不到专卖店一半的价格便可以让他们“享受”到顶级品牌。

在安福小区附近的物流站中,一份快递单上贴有SGR“洛杉矶-上海”,一媒体记者按照快递信息,联系了收件人胡女士,询问买到假鞋的她是否需要维权。她并未回复,随后的电话沟通中,她只说着一句话:“不需要,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