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问题:我想把珠海公司的社保,转到广州个体户的社保,如何转?
要你公司帮你转;你要清楚你是在广州参保一定年限还是参保年限,所以如果只是参保年限,而且你也只是为了有买房资格,那也可以转‘非本地户口不能在本地自己买社保。
珠海社保转广州需要什么手续
1、总的来说,流程为:参保人在原参保地提供身份证、社保编号,到所在的社保中心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到新参保地社保机构办理转移手续即可。后台所有手续由两地社保经办机构之间处理。
2、具体的时间规定:
(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和《缴费凭证》。
(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3)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4)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3转移的账户金额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明确,资金转移中,个人账户储存额全部转移。而统筹基金(即单位缴费)实行部分转移,即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
珠海社保能否转入广州
可以的。在广州办理一个缴费证明,然后再去珠海社保局办理转移即可。
不过需要在珠海有户口或者有单位办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在珠海购买社保满五年,将社保转到广州,可以在广州限购区域买房吗?
按照现行政策,珠海购买的社保转入广州是可以计算为广州本地社保的。
如果你不是广州市户籍认识,非本市户籍人士连续缴满5年个税或社保的,可在限购区域内购买1套住房。
2017.03.17发布: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的通知
二、限购
注: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下同。
(一)数量
1、广州市户籍居民限购2套;
2、广州市户籍单身(含离异)人士限购1套;
3、非广州市户籍连续缴满5年个税或社保(购房之日前起计算),限购1套;
4、非广州市户籍居民家庭在从化、增城区内限购(含受赠)1套住房;
5、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按照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二)转让/赠与
1、居民2017年3月30日起新购买住房须取得不动产证满2年后方可转让或办理析产手续;
2、法人单位2017年3月30日起新购买住房须取得不动产证满3年后方可转让;
3、住房赠与他人的,须满2年后方可再次购买住房;
4、接受住房赠与的,须符合广州市的现行限购政策。
(三)公寓
2018年12月20日起,居民个人可购买2017年3月30日之前土地出让成交的公寓,取得不动产证满2年后方可再次转让;
2017年3月30日后土地出让成交的商服类房地产项目,仍按原政策执行(即330新政)。
三、限贷
(一)首付
1、广州市无房无贷(过)者:首付最低3成;
2、广州市无房有贷款记录者:商品房首付最低4成,公寓首付最低7成;
3、广州市有房无贷款记录者/首套房贷还清者:商品房首付最低5成;
4、广州市有房首套未还清者:商品房首付最低7成;
5、广州市有房:公寓首付最低7成。
(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1、对离婚一年以内的住房贷款的申请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居民家庭在广州市拥有1套住房的信贷政策执行;
2、对已成年、未就业、没有固定收入且还款资金来源于其他共同还款人的借款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居民家庭在广州市拥有1套住房的信贷政策执行;
3、广州市户籍职工连续足额缴存1年以上,非广州市户籍职工连续足额缴存2年以上,方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三)首付不能贷款
商业银行、小额贷款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等各类金融业务经营者,不得对购房首付款发放贷款或变相发放贷款。
珠海交社保,社保卡可以在广州办理吗?
社保卡,社保卡这样的话可以办理吗?应该是可以办理的,咨询一下项目。
之前在顺德上班买过社保但现在在珠海上班那个社保要怎么搞要不要转过来这边而
你所交的社保会一直在你的社保账户中,广州的公司可以直接帮你在广州缴纳社保,不需要去珠海转。你可以选择将珠海的社保转入广州,但社保中的医疗保险是不能异地的,所以无法转移,养老保险可以转,但只能转出你个人缴纳的部分,所以并不划算,而且你不能保证一直在广州呆下去的话,就更不划算了,给你的建议是,等你将来确实决定在某个城市不换的时候,把在其他地方缴纳的社保都转过来比较好。转社保需要去转出社保当地开具证明。当然各地的政策会略有不同,但大致是一样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