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这个户口本上的“城镇非农业户口”这几个字,跟了我小半辈子了。

我是城镇非农业户口能享受哪些政策?这几项福利别错过了!

打我记事起,好像家里就是这个户口。具体怎么来的,爹妈也没细说过,好像是当年工作分配还是啥政策弄的,咱也搞不太懂。反正,那时候就听大人叨叨,说这“非农业”好像比“农业”的要“金贵”点儿。

有啥好的?他们说小孩上学方便点。我回忆了一下,我上小学、初中,确实没交过啥借读费之类的,就近在镇上的学校念书。可那时候,镇上住的孩子不都这样吗?好像也没感觉自己有啥特殊待遇。可能真要跟纯农村户口的比,才有区别,但身边小伙伴大多情况差不多,体会不深。

后来长大了,找工作上班,单位给交社保。听人说,我们这种户口,交的基数可能高点,以后退休金能多拿点?这事儿我就更没谱了。谁没事儿会去跟别人比这个?单位让交多少就交多少,工资条上扣了,也就那么回事儿。真到老了能拿多少,那还是猴年马月的事儿,现在想也没用。

倒是有一阵子,老家那边搞开发,涉及到征地拆迁啥的。那时候,亲戚里头农业户口的,就特别上心。又是分地又是赔钱的,听着挺热闹。我们家因为早就在镇上住商品房了,跟农村那边的地、宅基地早就没关系了,所以这事儿对我们来说,基本就是“听个响”。

我琢磨着,这非农业户口,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没地。人家农业户口的,有自己的责任田,有宅基地能盖房。我们?就是城市居民,一切都得靠买。房子要买,吃的菜要去市场买。好像也没啥特别的优势,反而少了一份“根”的感觉。

现在政策好像也在变,听说有些地方都不分农业非农业了,都改成居民户口了。我觉得这样挺本来嘛都是一个地方的人,干嘛非得分个“城里人”“乡下人”的标签?

我这个“城镇非农业户口”,这么多年下来,没觉得给我带来啥天大的好处,也没觉得有啥特别不方便的。可能以前差别大,但放尤其对我这种一直在城镇生活的人来说,就是一个身份标识罢了。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努力工作挣钱养家,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就这么个实践经历,平平淡淡的,没啥波澜壮阔。可能这就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真实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