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搞户口这事儿,真是一把辛酸泪,折腾了好几年,总算是在年前给办下来了。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这整个过程,希望能给正在路上的朋友们一点参考,虽然估计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
刚来这大城市打拼的时候,年轻嘛压根没想过户口这回事儿。觉得有工作,能挣钱就行了,户口那玩意儿好像离自己挺远的。直到后来琢磨着要稳定下来,特别是考虑孩子以后上学的问题,才发现没这本地户口,真是寸步难行。那时候才开始慌了,到处打听怎么办。
了解途径那会儿
一开始真是两眼一抹黑。上网查,问朋友,各种说法都有。有人说找中介,花点钱,能搞定。我当时也动过这心思,毕竟自己没门路,怕麻烦。但问了几家,水太深了,说得天花乱坠,收费也不便宜,还总感觉不踏实,怕钱花了事儿没办成,毕竟新闻里看到的坑也不少。想想还是算了,咱普通人,还是老老实实走正规路子。
后来了解到几个主要的途径,大概有这么几种感觉比较靠谱的:
- 人才引进:这个听起来最高大上,但要求也高,要么学历特别牛,要么是紧缺人才,要么有啥重大贡献。我掂量了下自己,好像哪条都够不上。
- 应届生落户:这个显然我已经错过了,毕业好多年了。
- 夫妻投靠:得先有个本地户口的伴侣,而且好像也要等年限。
- 积分落户/居转户:这个感觉是最适合我们这种在外打拼多年的普通人的路子。就是熬年限,攒积分。
综合考虑下来,我决定就死磕积分落户这条路。虽然慢,但感觉最稳妥,一步一个脚印来。
我的实践过程
确定了方向,就开始行动了。这第一步,也是最最基础的一步,就是必须先把居住证给办了,而且要保证每年都签注,不能断!这点真的特别重要,后面所有的年限和积分,基本都是跟这个挂钩的。我当时就是赶紧去社区把居住证给办了,然后每年都盯着时间去续签,生怕断了前功尽弃。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攒积分过程。主要就是靠几样:
- 稳定工作和社保:这是大头。必须在同一个城市连续缴纳社保和个税,年限越长越所以我那几年基本没换过工作,就怕社保断缴影响年限累计。工资不高也忍着,就图个稳定连续。
- 学历和职称:学历是硬指标,我本科学历,也能加点分。后来听人说考个职称也能加不少分,还能走另外的人才引进的路子。我就咬咬牙,花了差不多一年时间,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考了个中级职称。别说,这玩意儿不仅对落户有用,对我后来找工作跳槽也有点帮助。
- 其他加分项:比如纳税额度、特定的表彰奖励啥的。这些我就没啥指望了,老老实实靠时间和职称。
整个过程最麻烦的就是准备材料。我的天,那真是跑断腿、磨破嘴。各种证明、表格、复印件,得去公司开证明,去档案所在地调档案,去税务局打税单,去社保中心拉记录…… 反正就是不停地跑各个部门盖章签字。有些材料还有时效性,得算好时间去办。那段时间,我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袋,感觉自己都快成半个行政人员了。
材料准备齐全了,就提交申请。然后就是等。这个等待的过程是最熬人的,心里七上八下的。隔三差五就上网查查状态,或者去系统里看看有没有更新。期间还接到过一两次电话,说是某个材料需要补充或者核实信息,又赶紧去补办。
的结果
就这么折腾了小两年,从开始准备到提交申请再到公示通过。年前终于拿到了那张准迁证,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虽然过程挺曲折,费时费力,但终究是靠自己一步步走下来了,没走歪门邪道,心里踏实。
想搞定户口这事儿,是下定决心,然后是找准适合自己的路子,最关键的是要有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积累条件,特别是居住证和社保不能断。中间肯定会遇到各种麻烦和困难,但坚持下来就好了。希望我的这点经历能给大家提个醒,少走点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