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阵子家里办点事儿,需要把户口本拿出来用一下。我翻出来仔细看,发现里面有一栏叫做“户别”,这一下把我给问住了,这地方该写点啥?
印象里头,好像以前都是分什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之类的,但感觉现在都很少听人这么说了。我拿着笔,对着那个空格,心里直犯嘀咕,生怕填错了麻烦。
后来正好要去趟社区服务中心办别的事儿,我就寻思着顺道问问那里的工作人员。到了那儿,找了个窗口,把户口本递过去,指着那个“户别”问人家:“同志,这个地方应该填啥?”
工作人员倒是挺耐心,接过去看了看,然后跟我解释。她说,现在这个“户别”,主要就分两种:
我一听,心里一下子就亮堂了。我们家这情况,上有老下有小的,都在一个户口本上,住自己家里,那肯定就是“家庭户”没跑了。
搞明白了之后,我就回家拿起笔,在那一栏清楚地写上了“家庭户”三个字。这事儿就算办妥了。
这个“户别”信息,通常在户口本里面那几页,就是登记具体家庭成员信息的部分,一般在户主那一页或者挨着的那几页上能找到。填的时候稍微注意下就行。
所以说,碰到户口本上这个“户别”不知道怎么填的时候,别慌。先想想自己家是哪种情况,是一家人住一起有个独立的本儿,还是挂在单位或者学校那样的集体户口。对应着填上去,基本上就错不了。挺简单的,主要是以前的老观念容易让人糊涂。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