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落户的二线城市
很多人在落户城市的选择上就犯难了,不知道值得落户的二线城市是哪个,那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吧!
1、南京
早在今年1月份,南京就发布了人才新政。在补贴这块,对A、B、C三类人才分别给予300万、200万和170万的购房补贴。考虑到南京均价2万/平米的房价,拿到的补贴可分别买一套150平米、100平米和85平米的房子。
2、长沙
长沙的人才新政是在去年6月份公布的,同样对于A、B、C三类人才,长沙市政府将分别给予200万、150万和100万的补贴。这个补贴数额虽然没有南京多,但长沙的房价平均在1万/平米左右,如果用补贴来买房的话,分别可买200平米、150平米和100平米的房子,所以性价比反倒比南京更高。
3、南昌
南昌的人才新政刚刚才公布,虽然时间较晚,但却诚意满满。对A、B、C三类人才,除了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奖励补贴外,A类人才还能享受以300平米为标准的全额购房补贴,B、C类人才分别享受200万、100万的购房补贴。而南昌的房屋均价在1.2万/平米左右,所以无论怎么看,这个城市在以上三个城市中,对人才的补贴都是性价比的。
4、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的人才新政和南昌是同时公布的。在对人才的补贴方面,A、B、C三类除了可分别拿到500万、200万、50万的个人奖励外,还有分别120万、80万、50万的购房补贴。如果综合考虑呼和浩特8800/平米的房屋均价,这个补贴虽比南昌有所不如,却好过南京和长沙。
5、成都
成都的人才新政去年就已经推出,但和前几个相比,成都对人才的补贴可以说是不起眼的。成都的人才新政里没有无条件的奖励,想要拿到奖励需要对经济做出一定贡献。在购房方面,人才公寓租满5年以上,可按不高于入住时的市价购买该公寓。
七大网红城市哪个更宜居?其实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优点,有各自的亮点,根据人们的自己的生活习惯,只要适应只要喜欢那就更适合宜居。
第一,七大网红城市之一,湖南长沙,这个城市有悠久的历史,并出现过伟人,是毛主席的故乡,在这个城市里,还涌现出不少的革命先辈们,可以称得上是红色城市。
第二,湖南长沙市,地理位置处于中部地区,长沙市的房价在同等城市同等水平中属于最低水平,要比许多东部地区的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还要低,尤其是宁乡市自然环境好,森林覆盖率居全市首位,是长沙市的后花园,也可以是一个天然的氧气吧。
第三,四川成都也更适合人居住,尤其适合老年人居住,这个城市节奏慢,空气湿度都恰到好处,森林覆盖率很高,使人民在那种环境中感到心情愉悦,成都的天气,冬天略显湿冷,早晨来的早,无霜期也比较长,四季分明热量丰富,空气质量很好,饮水安全,水质提高。
第四,成都这个城市功能品质也在明显提升,城镇布局更加合理,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体格局已经形成
第五,成都现在有铁路,公路,飞机三箭齐发,建成国际空港枢纽,国际性铁路枢纽,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交通也非常的方便便捷,交通发达就会带动经济更好的发展,这是适合人宜居的一个主要的条件之一
第六,成都是我国中西部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景点也非常的多,比如望江楼明蜀王陵等历史名迹和人文景观。
第七,山东省的青岛市也是一个更适合人宜居的城市,青岛是个沿海城市,气候适宜温差较小,空气质量也很高,城市的环境很好,各处的风景都有独特的美,可以堪称为城市的后花园,是一所“免费”的公园。走到哪里都有看点,走到哪里都有迷人的景色。
第八,青岛市是国家的直辖市城市,交通便利,近几年也开发了地铁线,更有利于人们的出行。青岛的经济发展也很快,是山东省的龙头经济纽带,有著名的青岛啤酒驰名中外,还有青岛的海尔冰箱,更是家喻户晓,几乎每家都有一台青岛的海尔冰箱,一个城市,经济发达就会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第九,青岛市的房产价格不是太高,尤其是郊区附近的房价,还能够令多数人接受,青岛的海鲜闻名全国,每年夏天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涌踏至,旅游业发展很快速,同时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安居乐业。
第十,厦门这个城市,厦门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也是我国的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港口城市,旅游业也很发达。厦门这里居住环境特别好,空气清新,又是一个特别干净的城市,人们称为厦门是一座海上花园的美丽城市。这里的教育发展也很快,有著名的厦门大学,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人才。
总之,七大网红城市各有各自的强项,有的经济发达,有的空气清爽宜人,有的风景宜人,有的生活节奏慢,有的房价相对平稳,有的地方特色小吃闻名天下。只要适合你的,那就是最好的。
1.长沙
长沙是一座极其年轻的城市,高校云集,人才济济,众多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和智能制造产品,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年轻活力。另外,落户长沙不用愁,长沙户口轻松拿。长沙对应届毕业生也比较友好,只要在长沙落户,就可以享受租房和生活补贴。
多年来相对稳定的“低房价”,旺盛的消费能力,积极发展高新产业及智能制造等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不断完善的医疗和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宽松的户籍政策,都使得长沙成为了一座极具幸福感的宜业宜居理想之城。
2.昆明
昆明四季温暖如春,也曾是滇池流域“青铜文化”的中心。与任何一个大城市一样,它拥有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高楼林立、便捷的通讯网络、一年四季盛开的鲜花。如果想要去周边游玩,还有丽江、大理等热门旅游地可供选择。
3.成都
它被称为“全中国最悠闲的城市”,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悠闲、乐观、宁静、繁华、洒脱的城市,是享乐的天堂,是美女的摇篮,是美食的故里,有可爱的大熊猫,生活在这里说不出的惬意。
4.珠海
珠海海岸线长604公里,在广袤的珠江口海域,共有大小岛屿146个,星罗棋布,素有“百岛之市”的美誉。珠海作为我国较早的经济特区,经济相对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空气质量优良,整体生活节奏较慢,城市绿化率和公园拥有率较高。近年来,珠海也在加大养老机构的开发和完善,医疗设施也非常好,这些都证明了珠海是养老的上佳选择。
选成都生活吧,也不是说长沙不好,只是说相比较之下,成都会略胜一筹。毕竟在成都,无论是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还是教育环境和饮食条件,都是很好的,从长远考虑的话,生活在成都会更好一点。
成都的居民比长沙多出很多,要是在成都居住会很热闹,没有那么的冷清,而想安静的话,在自己家的小屋里就会很清静,两不耽误。并且成都特别有文化底蕴,有一种让人忍不住去了解它的神秘魅力,这也是特有的,其他地方比不了的,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自己也是很有利的。而自然环境就不用说了,相对于长沙的燥热,成都住起来还是会更舒服的,这里的气候和环境都是极佳的,要不然也不会吸引到来来往往的游客了。
而从教育的层面来说,四川成都这边的知名学府也是很多的,不用担心以后有了孩子,孩子的教育问题,还能让孩子提前了解名校,给自己点动力,更好的进行学习呢!而成都的美食就不用一一介绍了,这个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要说起吃的,成都那可是占绝对优势的。在这个经济条件好,发展速度快的城市生活,对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激励呢?
其实要说一辈子稳定下来,个人还是更喜欢自己的老家,现在大家可能还不会有太强烈的感觉,但等你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你就会思乡情更切,这个是其他地方远远给不了的,还是生你养你的故土才会有的。
成都和长沙其实都很好。
成都,四川省辖地级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为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长沙,别称星城,湖南省辖地级市、省会、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截至2021年末,全市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1819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67.32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1023.93万人。
落户最好的城市,当然是北京、上海、天津,其次是广州、深圳等城市
谁好就不好说
经济来说成都市作为整个西南的中心城市,发展前景自然要好很多,长沙虽然是省会,但是中部的中心城市是武汉,所以把长沙压了下来。长沙的GDP是六千多亿,成都是八千多亿,当然,成都的人口毕竟是长沙的一倍多,而且两个城市的面积是差不多的,这就说明成都的刚性需求比长沙大,而长沙楼市的泡沫明显大于成都。成都承办了13年全球财富论坛,世界500强企业有300多入驻成都,而长沙刚过100,从经济上看成都属于二线城市,而长沙在三线城市内。
从人文看,成都的文化底蕴是绝对占优势的,而且四川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是四川作为旅游大省的资本。所以长沙相比于成都,无论人文还是自然都没有成都好。而且成都的气候和环境更加宜居一些,从吃的看,长沙跟成都就没得比了,毕竟川菜的知名度高于湘菜。
从教育上看,四川毕竟是西南这边的教育中心,所以成都的大学名次和知名度要略高于长沙一些,毕竟人口多。但是长沙的素质教育推行的比成都好。
从医疗看,长沙的医疗条件没有成都的好,但是成都的医疗资源没有长沙足,因为成都是西南的医疗中心,人口众多,所以条件好但资源不足。
从娱乐讲,成都人爱娱乐,但是这种娱乐是骨子里的一种懒散,所以说少不入蜀。而长沙人爱娱乐,却是一种精神。所以长沙的娱乐远比成都做得好,像一些好的电视节目,大部分都是出自湖南台。四川台就不吐槽了。
从人口讲,两个市都是全国出美女的地方,川妹子和湘妹子我觉得是不分高低的,但是成都人口数量在,所以我说基数大,成都美女也就多一点了。人口素质上整个四川比湖南的贫富差距大得多,而且四川在全国顶尖的富豪人数上也少于湖南,可能跟四川人的懒散有关,天天就知道打麻将。
最后,成都自08后平均每个月都有余震,长沙没有。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