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儿升学# 导语】2023年四川成都蒲江县中小学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答疑公布,为了方便家长的查阅,下面 为您实时做出的更新。
一、政策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规自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成都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关于做好来蓉就业人员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成教办〔2022〕13号)。
二、适用对象有哪些?
申请在蒲接受义务教育的蒲江县居住就业(非蒲江县户籍)人员随迁子女。
三、申请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积分申请和材料申请随迁子女入学条件不同,分别如下:
(一)积分申请
持有在蒲江县公安部门办理的《四川省居住证》申请人,在子女入学当年的2月1日至4月30日申报积分并办结,积分达10分及以上(其中“稳定职业指标”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得分不低于5分;“居住引导指标”拥有蒲江县合法稳定住所,并在蒲江县连续居住满半年,得分不低于5分),其随迁子女在本县接受义务教育,由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二)材料申请
未办理居住证积分的《四川省居住证》持有人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其随迁子女在蒲江县接受义务教育,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在蒲江县公安部门办理的《四川省居住证》(成都市非蒲江县户籍到蒲居住就业的人员只提供身份证);
2.申请人与蒲江县内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申请人在蒲江县投资办理的市场主体营业执照(含纳税或免于纳税相关证明);
3.自申请当年的4月1日上溯6个月,已在成都市依法连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半年,且申请入学当月处于持续缴纳状态;
4.自申请当年的4月1日上溯6个月,申请人已在蒲江县连续居住满半年。
符合上述条件的,其随迁子女在本县接受义务教育,由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四、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办理积分?
申请人应于子女入学当年2月1日至4月30日,到蒲江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积分窗口申请积分。
五、哪些材料可以证明申请人在蒲连续居住满半年?
下列任何一种材料均可证明申请人在蒲江县居住满半年。
(一)自申请当年的4月1日上溯6个月,申请人在蒲江县办理且已满半年的《四川省居住证》;
(二)自申请当年的4月1日上溯6个月,申请人在蒲江县公安部门登记且已满半年的《居住登记回执》;
(三)自申请当年的4月1日上溯6个月,申请人在蒲江县的使用性质为住宅的《不动产权证书》(含《房产证》或房屋备案信息登记表)以及同一房产的水、电、气缴纳满半年的证明;
(四)自申请当年的4月1日上溯6个月,申请人在蒲江县住建局备案满半年的房屋租赁凭证。
六、不能提供和蒲江县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申请人在蒲江县投资办理的市场主体营业执照,如何申请随迁子女入学?
通过积分方式申请随迁子女入学。
七、如何进行随迁子女入学申请和结果查询?
(一)入学申请
申请入学当年7月的第三周,进入“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点击学位结果查询图标,系统显示学位学校、入学注意事项、《成都市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电子通知书》(如需要可自行打印)。
八、随迁子女入学安排原则是什么?
按照统筹安排的原则,安排随迁子女入学。鹤山街道、寿安街道等公办教育资源紧缺的街道,根据学位余缺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其他镇原则上安排到居住地对应的公办学校就读。
九、在入学安排过程中,发现申请材料作假,或者隐瞒相关事项怎么处理?
在入学安排过程中,发现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或者隐瞒相关事项,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子女入学资格。
十、已在本县享受政策统一安排就学的随迁子女小升初时,是否需要重新提交申请?
已享受政策统一安排就学的随迁子女小升初时,须按上述规定重新提交申请;已在蒲江县享受政策统一安排就学的随迁子女,同一学段内不得申请转学;毕业年级不受理转学申请。
十一、小学一年级的入学年龄是多少?
小学一年级入学对象为入学当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
十二、居住就业人员与其随迁子女不在同一户籍的,能否申请接受义务教育?
能,需提供能够证明申请人与随迁子女具有法定监护关系的材料,如户口簿、结婚证或孩子的出生证明等。
十三、家长在办理过程中有疑问应该向哪里咨询?
天津市小升初2023年新政策如下:
初中入学一般采取登记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对于实行多校划片形式确定学生入学的区,继续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入学。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采取随机派位方式确定学生入学。民办学校随机派位工作,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家长代表等进行全程监督。
统筹安排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依法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对各类优抚对象,切实落实好相关教育优待政策。
以下是一些小升初的注意事项:
1、确定目标学校:了解周边有哪些切合自己需求的初中,参加学校举办的宣讲会、开放日等活动,深入了解学校情况和招生政策。
2、合理规划备考时间:小升初备考需要提前规划,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提高基础知识水平: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4、培养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给自己过多压力,适度锻炼身体,保证心理和身体健康,以更好地应对考试。
5、多参加模拟考试:模拟考试可以检验自己的弱点并及时调整,同时还可以提高应试技巧,减少因紧张而失误的情况。
6、注意报名流程和时间:确保按时准确地完成报名手续,避免因不注意而耽误报名时间。
7、做好面试准备:一些学校会对考生进行面试,要提前了解面试内容和要求,做好充分的面试准备工作。
四川2023小升初最新政策如下:
1、坚持“就近入学”: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学位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目标要求,综合考虑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划定服务范围。公办学校采取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方式入学。民办学校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区(市)县学生入学需求。
2、坚持“免试入学”: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规定,严禁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评测等招生。
初中未按政策规定入学的,将不能享受成都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政策。
3、坚持“公民同招”: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学校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违规跨市(州)招生的将不予注册学籍。
4、坚持“均衡分班”:
学校按照“班额、生源、男女比例等基本均衡”的原则,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不得以教育信息化改革等名义分班并取名。
近年来,成都市大力实施“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工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学校达693所,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多起来”,老百姓的认同度“高起来”,入学“舍近求远”的现象少了,家门口就近上好学的多了,就近入学成为新常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