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问题答疑 >2023年高新区落户政策主管单位(成都落户最新政策2023)

2023年高新区落户政策主管单位(成都落户最新政策2023)

来源:成都号 2023.06.07 15:08:23 阅读:14次

成都落户最新政策2023

成都落户最新政策2023如下:

1、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员(对比:调整前只有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的人员)。

2、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以及非成都市生源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优秀专科毕业生(对比:调整前是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

3、具有中级技术职务及以上任职资格或取得国家注册证书的中级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对比:调整前是高级人员)。

4、国外留学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位,回国要求到成都市落户的人员(对比:调整前只是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人员)。

5、非成都市五城区及高新区范围内的中国公民投靠户籍在成都市的配偶,在配偶户籍所在地连续居住满5年,且夫妻双方年满30周岁的可将户口迁入(对比:调整前是35周岁)。

6、凡符合人才引进条件的人员,如不愿意将户口迁入该市,经本人申请,市公安局将配套发给《成都市引进人才专项居住证》作暂住人口登记。

有效期内,持此专项居住登记证的人员在购车、子女就学、开办企业等方面享受成都市民同等待遇。此次户口政策调整中未涉及部分仍按原有关规定执行。

落户手续:

户口迁移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第十三条公民迁移,从到达迁入地的时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内,农村在十日以内,由本人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缴销迁移证件的规定进行。但由于各地的政策不尽相同,购置新房未必就能够在新房所在地落户。

应该在咨询新购房所在地公安机关可以办理落户的明确承诺后。依据购房合同及产权证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向原住所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珠海入户2023最新政策

2023年珠海入户最新政策如下:

第十一条规定,在本市工作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截至申请迁入本市之日前二年内在本市连续居住;截至申请迁入本市之日前二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且合法稳定就业;在本市无自有房产但现工作单位的登记住所在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或者在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有自有房产)的,准予迁入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

需要注意的是,符合前款条件人员的落户地址按以下次序登记:自有房产,现工作单位在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的集体户,现工作单位在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登记住所的居(村)民委员会集体户,现工作单位在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登记住所的派出所专户。

第十二条规定,在本市工作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截至申请迁入本市之日前二年内在本市连续居住;截至申请迁入本市之日前二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且合法稳定就业;在香洲区有自有房产)的,准予迁入香洲区。

第十三条规定,在本市工作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截至申请迁入本市之日前二年内在本市连续居住;截至申请迁入本市之日前二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且合法稳定就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自有房产)的,准予迁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珠海户口福利

1、12年免费教育

珠海户籍的学生除了可享受在公立学校就读的12年免费义务教育之外,珠海户籍与非珠海户籍在教育方面的待遇差距还体现在高考上。

高考后报考珠海本地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也会比其它省市低,且对于符合录取条件的本地户籍考生,可以学费减半。澳门大学对珠海考生放宽分数线,横琴户籍考生最高加30分。

2、可拿就业创业多项补贴

按照珠海人才开发促进条例等相关规定:未来珠海将大力促进各类社会群体就业。如拥有珠海户口,在就业方面将享受更优质的待遇。

3、低保户参保全额补贴

珠海市低保是一种对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制度,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如果符合低保要求,都可以申请低保补贴。

4、医疗住院最高可报销90%

珠海本地户口生病时,住院最高可报销90%,门诊最高报销70%,同时还可享受医疗补助,住院时个人只需自付30%的治疗费和药费。

以上内容参考:珠海市人民政府-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户籍迁移管理规定的通知

上海落户政策2023

一、上海落户条件2023年新规:上海居转户

居转户是大多数人上海落户的方式之一。

有6大类可以选择:中级职称、激励条件、科创人才、临港新片区人才、张江科学城人才、其他激励

持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

2、持证期间按照规定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3、持证期间依法在本市缴纳所得税;

4、在本市被评聘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对应;

5、无违反国家及本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治安管理处罚以上违法犯罪记录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

激励条件:

在五个新城工作,居转户期限可以从原来的7年放宽2-4年

新五城普通单位工作,持有居住证5年+社保5年(新五城工作时间2年以上),近4年36个月社保基数大于1倍,可以申请落户上海。

在五个新城重点单位工作,持有居住证3年+社保3年(五个新城工作时间超过2年),近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大于1倍,可以申请落户上海。

具体居转户社保个税要求:

(一)7年居住证+7年个税和社保

1、居住证、个税、社保≥84个月

2、前3年个税、社保不看

3、近48个月内累计36个月的个税和社保≥2倍社保基数

(二)7年居住证+7年个税+中级职称

1、居住证、个税、社保≥84个月

2、前3年个税、社保不看

3、后三年,近48个月内,36个月的个税和社保≥1.3倍社保基数

(三)5年居住证+5年上海纳税

1、居住证、个税、社保≥60个月

2、近48个月内,累计36个月社保等于3倍社保基数,个税要匹配(非常重要)

二、上海人才引进落户

以下几种人才,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直接落户,而且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落户上海。

上海人才引进落户主要对象是高层次人才,重点包含以下几类:

1、高学历人才;

2、高级职称人才;

3、高技能人才;

4、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

(一)、高层次人才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有相应学位)、取得高级职称(有相应职务);

2、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人员(列入省部级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

3、本市(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团队核心成员(负责人)。

(二)、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

1、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有相应学位,1年以上工作经历);

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等核心业务骨干;2年以上工作经历);

3、具有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才(2年以上工作经历);

4、重点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项目转化承担单位等);

(三)、高技能人才

1、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具有个人证书);

2、取得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认定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具有个人证书);

3、取得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认定证书)且获得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的高技能人才;

(四)、市场化创新创业人才

1、有显著经营业绩的企业家;

2、市场价值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上年度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达到100万元的企业高级管理、科技和技能人才)。

3、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4、在本市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五)、专门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

1、航运专门人才、传统医学人才、体育(文化)专门人才;

2、本市各区域自主审批的紧缺急需人才。

3、其他紧缺急需、确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自2020年12月1日起实行,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

三、上海留学生落

上海留学生落户是一种比较快的方式,基本上2年就可以搞定。

前段时间,上海市人社局更新了世界排名前100院校的留学生申请通道。有一些留学生可以直接落户。

2023年上海留学生落户政策,主要满足以下5点要求:学历学位要求、回国后要求、社保个税要求、学校要求、公司要求。

条件1:学历学位要求

落户要求最高学历至少是本科学历及以上,要求各个学历的人国外学习呆满如下时间:

(1)国外博士:国外学习至少满一年(360天),联合培养可以180天;

(2)国外硕士:还是国外至少待满半年(180天);

(3)外国本科:要呆满两年(720天)。

(4)进修、访问学者:还是呆满1年(360天)。

条件2:回国后要求

2023留学生落户上海新要求中对回国要求非常低,只要在回国之后2年内到上海工作,缴纳1倍以上社保半年即可申报落户。并且新要求中取消了第一份工作一定要在上海的要求,意思就是说你回国后第1份工作不需要一定在上海,你也可以选择在其他城市工作,后面再来上海。

条件3:社保个税缴纳要求

2023年社保基数预估12500元/月,以此作为计算社保缴费基数的参考基准,留学生不同倍数的社保基数如下:

1倍社保基数12500元/月连续缴纳半年;

1.5倍社保基数18750元/月连续缴纳一年。

个税会因为请假、提成、薪资调整等原因变动,但一定要保持在基数要求以上,不然则会重新累计。更换公司或者公司更换主体都需要重新累计社保;材料提交后,审核期间不能离职。

条件4:学校要求

学校排名是有要求的,世界排名500以外的学校需要交连续12个月的社保,达到1.5倍基数。世界排名前500内连续缴纳6个月,1倍基数就好,排名100名以内的学校不看基数半年即可申请,排名50名内的学校更是可以签约单位之间申请。

条件5:公司要求

留学落户对公司也是有一定要求,内资企业需要公司注册资本大于100万的,外资企业注册资金的话换算汇率同样要大于100万。另外跟单位签约的劳动合同需要大于等于2年,并且申请时截至有效期大于3个月,这个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跟单位确认清楚。

成都落户最新政策2023

2023年成都买房落户政策如下:

2014年6月1日后(含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前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

在成都市行政区域购买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并在我市依法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房屋交付使用后,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

购买商品住房时间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系统中记录的定购、拟定合同、已售(备案)时间中最早者为准,购买二手住房时间以成都住房租赁交易平台中记录的合同签订时间、房屋买卖过户登记时间中最早者为准。

2014年6月1日前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

在我市购买商品住房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上的市外人员,房屋交付使用后,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年度我市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水平。

购买商品住房时间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系统中记录的合同备案时间为准,购买二手住房时间以在房管部门进行房产买卖过户登记的时间为准。

办理落户的材料

1、房屋产权人填写《入户申请表》。

2、产权人和入户人员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3、产权人系夫妻的提供结婚证、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共有的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

4、《房屋信息查询记录》(30天内有效)。

5、2014年6月1日后至2017年12月31日前购房的,提供房屋产权人缴纳满1年的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明细查询单。

6、配偶随迁的提供结婚证、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

7、《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或购房合同。

天津落户最新政策2023

外地人想在天津落户,一般也就五种方式,最常用的是前三种,主要包括:

1、滨海新区落户新政

2、海河英才计划人才引进;

3、天津积分落户人才引进;

4、直系亲属投靠;

5、特殊政策:宝坻、滨海中关村产业园落户。

一、滨海新区落户新政

为什么先说滨海新区落户,核心有两个原因:

一是滨海的落户政策独立操作,已正式发文落地。

从新政来看,滨海新区落户主要涉及六类人群。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在“滨城”落户(区教体局、区公安局)

(一)申请条件

符合条件的本市范围内全日制高职及以上院校的毕业生、在校生,由本人提出申请,可在滨海新区落户。支持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直系亲属通过投靠方式落户。

(二)申请材料

1、个人申请(承诺无异地社保记录);

2、《居民身份证》;

3、申请人常住人口登记卡(不含首页);

4、学校在学证明或毕业证;

5、学历认证(涉及毕业生);

6、落户在滨海新区本人或者配偶、父母、子女名下合法稳定住所的,应当提交不动产权证(本人或配偶、父母、子女名下)及亲属关系证明;

7、在滨海新区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落户在滨海新区人才市场集体户,无需提供落户地点材料。

(三)申请流程

户口在本市全日制高职及以上院校集体户的在校生、毕业生,到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提交以上材料,手续齐全,当场办理;本人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申请投靠的,按照天津市现行户口政策办理落户。

二、鼓励新区产业工人在“滨城”落户(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区公安局、各开发区管委会)

(一)申请条件

在滨海新区正常经营的企业工作,且该企业正常连续为申请人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同期外省市1年无社会保险缴纳记录),由个人和企业共同提出申请,可在滨海新区落户,其中,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直接落户(不得注册高中及以下学籍),超过35周岁的须在滨海新区有合法稳定住所。

(二)申请材料

1、申请落户承诺书;

2、《居民身份证》;

3、《天津市居住证》;

4、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5、本市社会保险缴纳凭证;

6、落户在滨海新区本人或者配偶、父母、子女名下合法稳定住所的,应当提交不动产权证(本人或配偶、父母、子女名下)及亲属关系证明;

7、落户在单位集体户的,提交单位集体户口首页,单位同意落户证明材料;

8、在滨海新区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落户在滨海新区人才市场集体户,无需提供落户地点材料。

(三)申请流程

1、申请人所在企业在公安民生服务平台按规定注册并填报企业正常运营保证书后,网上提交申请人相关材料及邮寄信息;

2、滨海新区教体局、各开发区和泰达街相关教育部门进行高中及以下学籍审核;

3、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各开发区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当前存续状态、企业基本登记信息进行审核;

4、滨海新区人社局、各开发区相关人社部门进行在该企业就业及近1年社保缴费情况审核,并对同期异地社保缴费情况进行审核;

5、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各开发区相关产权登记部门对不动产权证进行审核;

6、滨海新区公安局对犯罪记录、居住证签注、亲属关系情况进行审核;

7、经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区公安局、各开发区和泰达街相关部门联审批准后,由公安机关打印并邮寄《准予迁入证明》。

三、鼓励京津冀协同重点企事业单位员工落户(区商促局、区人社局、区公安局、各开发区管委会)

(一)申请条件

经区政府或各开发区管委会集体研究认定并签订框架协议的北京等外省市整体迁移企事业单位,支持随企业迁来的已在该企业工作满一年的在职职工在滨海新区人才集体户落户,支持其配偶、未成年子女通过投靠方式在滨海新区落户。

(二)申请材料

1、申请落户承诺书;

2、《居民身份证》;

3、《天津市居住证》;

4、社会保险缴纳凭证(在外地总部上社会保险的提供异地社会保险凭证);

5、直接落户在滨海新区人才市场集体户,无需提供落户地点材料。

(三)申请流程

1、申请人所在企业在公安民生服务平台按规定注册并填报企业正常运营保证书后,网上提交申请人相关材料及邮寄信息;

2、滨海新区商促局或各开发区管委会对企业与区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签订的框架协议进行审核;

3、滨海新区人社局、各开发区人社部门进行就业认定和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审核;

4、滨海新区公安局对犯罪记录、居住证签注情况进行审核;

5、经区商促局、区人社局、区公安局、各开发区相关部门联审批准后,由公安机关打印并邮寄《准予迁入证明》。

武汉落户政策2023最新

2023年武汉落户条件如下:

夫妻投靠所需条件,中心城区投靠方年龄35周岁以上或结婚10年以上,远城区投靠方年龄30周岁以上或结婚5年以上,限配偶及18岁以内子女。

父母投靠子女所需条件,男性60周岁以上,女性55周岁以上,或夫妻双方退休,一方年龄达到标准的。

子女投靠父母所需条件,未满16周岁,或不满18周岁的高中学生随父随母可选择,限被投靠人的子女。有两个及以上未成年子女随迁的,需出具当地街计生部门计划生育证明;申请入户地派出所出具的实际入住证明。

户口登记条例

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巧尘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

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分散居住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旦肢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居住在军事机关和军人宿舍的非现役军人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农业、渔业、盐业、林业、牧模宽世畜业、手工业等生产合作社的户口,由合作社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

昆明落户政策2023

昆明落户政策2023如下:

1、在昆明主城四区(含高新区、经开区及旅游度假区)及其他城镇市区购买住房,即可申请落户。而在呈贡,除购买商品住房,购买公寓、商住房也可以落户。

2、在昆明主城区购房,房产所有人(唯一)即可直接申请落户,多产权人只能指定一人申请落户。随迁人员申请落户,需满足申请人在昆明市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要求。

昆明市印发的《昆明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明确,将以城乡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本地和外地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实行相同的落户条件和标准,确保城镇新老居民同城同待遇。

气候特征

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mm,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

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是著名的“春城”、“花城”。昆明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8℃左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昆明市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