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户口迁移政策有:对学历放宽了要求,专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初级以上专业的技术职务资格的、获得四级以上的职业资格的,都可以申请落户;中专学历只要在本市参加了工作并且能提供参保证明的可以申请落户。
一、济南户口迁移政策有哪些?
济南户口迁移政策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四级以上职业资格可以带着相关证明材料直接申请落户;中专学历只要在济南城镇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就可以落户;人才落户政策,市人才小组办公室认定的,属于紧缺急需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社会贡献突出人才以内的人才就可以到济南落户;没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外地人士,可以到就业单位集体户落户,还可以到就业地或居住地区县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落户或是到派出所社区集体户落户。
二、济南落户需要什么条件
1、参加济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年及以上,有合法的住宅房产而且有房产证的人及其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就可以在济南落户。
2、每套自用住宅,及居住性质是公寓的住宅,从落户那天开始算起,两年以内只能用于一次就业落户,这也是想利用住宅落户上的门槛。
3、房屋的权属是共有的,而且所有人都是外地常住居民的,可以有一个人按就业落户的政策办理落户手续,而且其他房屋权属所有人要出具同意落户证明。
三、济南落户需要什么资料
1、在济南落户需要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如果有配偶或子女随迁的话,也要出示这三个证明,已经成年未婚的子女需要出示未婚证明,户口本上如果没有明示父母子女关系的,还要出具亲属关系证明。
2、申请人还要提供居住证明,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证明,学历、或职业资格证书,高层次人才认定凭证,聘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纳税证明。
3、夫妻之间投靠落户的,需要由被投靠人进行申请,申请材料上要有被投靠人与投靠人的签字,同时也要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及结婚证。
4、子女投靠父母落户的,也需要被投靠人进行申请,同时要有子女的签字,还要有双方的户口本与身份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城市为了吸引人才落户逐渐出台放宽优待政策在本市进行落户。不同情况的落户需要提供的材料以及相关的流程是有所不同的,可以提前向当地的所辖区派出所进行咨询。户口的迁移可以自己办理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办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023济南市人才引进政策如下:去年企业新引进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可以根据公告的要求领取租房生活补贴。
《公告》中明确,此次补贴范围为济南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业于2023年1月1日(含)至2023年12月31日(含)期间新引进的,全日制高等院校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
《公告》中所称的企业,是指在济南行政区域内依法注册并纳税的各类企业及经济和社会中介组织。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同时,申请人还要处在择业期内,也就是毕业时间为2023年1月1日后;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正常缴纳基本社会养老保险;还要取得济南市户籍。
人才引进的目的和意义
引进人才是为了用人才,让人才在工作、事业上发挥作用,作出贡献。然而,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把人才引进来,却不充分利用,或未把人才放在合适岗位上,如此“只引不用”,既不能有效推进工作,更背离了引进人才的目的和初衷。
人才引进来之后,难就难在如何用起来、用好用活。不引人事业干不成,引人而不用人,事业照样干不成。引人要本着用人的目的,要把用人作为引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唯有真正把人引进来又用起来,才能在事业上见实效、出实绩。
济南人才落户条件
1、类:济南亲属投靠落户
(1)外地居民与本市常住户口居民登记结婚,可随时办理夫妻投靠落户,不受婚龄、年龄限制。其中,已办理过在济夫妻投靠的,再次申请夫妻投靠,婚姻存续期须满1年。
(2)未成年子女或成年未婚子女随父随母自愿,可申请子女投靠父母。
(3)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不受身边有无子女限制,允许来济投靠成年子女落户;父母投靠在济子女的,不能再以投靠父母的名义办理外地其他子女的随迁或连环迁入。
(4)父母双亡的未成年人,可来济投靠其祖父母、外祖父母。
2、第二类:济南人才落户
(1)符合《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的实施意见》(济发〔2017〕16号)中人才分类目录确定的国内外人才(A类)、领军人才(B类)、省级领军人才(C类)、市级领军人才(D类)、人才(E类),及省、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其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
(2)取得博士、硕士学位(含教育部认定的留学归国取得同等学位人员),或具有副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技师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
(3)受到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表彰或在世界技能大赛和一、二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人员,或近3年荣获本省一类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以上或本市一类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以上的人员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4)50周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工人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签订劳动合同且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5)45周岁以下,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职业资格,签订劳动合同且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满2年,且持有居住证的人员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6)45周岁以下,具有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或本科学历(含教育部认定的留学归国取得同等学历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且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7)40周岁以下,具有全日制普通大专、中专学历(含职业院校及教育部认定的留学归国取得同等学历人员),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分别满1年、2年,并签订劳动合同且取得居住证的人员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3、第三类:济南干部(工人)调动落户
经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国家规定批准调入(含录用、聘用)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干部、职工本人、随迁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法律主观:
2015年7月,山东省公安厅公布的30项便民利民举措中,山东省除了济南、青岛外,自愿迁移政策进一步放宽。山东省内居民凭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就业和居住地1年以上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就可在除济青之外的各市之间自愿迁移户口。同时,警方表示,合法租赁房屋也算稳定住所。目前,租房落户在德州德城等部分区域已经开始实行。有合法工作租房子落户有望成真新举措中,警方规定,为给企业员工落户、居住提供便利,除济南、青岛外,省内居民凭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就业和居住地1年以上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在省辖设区市自愿迁移户口。其中,省辖设区市指的是除济南、青岛外的省内其余15地市,例如潍坊、烟台、淄博等设区的地市。所谓合法稳定住所,包括合法租住房。根据各地市的情况不同,合法稳定住所的要求也会略有不同。合法稳定工作的定义,也是因地而异。对于县级市区(例如寿光)、县政府驻地和其他建制镇,可凭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在本地自愿迁移户口。也就是说,如果从一个地市的某个区或县、乡镇,迁到该市的另一个区,或迁到其他地市的市区,只需具备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就业和居住地1年以上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即可。济南和青岛,目前对于落户和户口迁移的规定相对严格。在住房、工作、社保方面,要求会高于其他15地市。同时,对济南、青岛等大城市,全面放开普通高校毕业生(含往届毕业生)落户限制,探索实施积分落户制度。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五条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共立一户或者分别立户。户主负责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登记。
2023年成都买房落户政策如下:
2014年6月1日后(含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前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
在成都市行政区域购买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并在我市依法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房屋交付使用后,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
购买商品住房时间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系统中记录的定购、拟定合同、已售(备案)时间中最早者为准,购买二手住房时间以成都住房租赁交易平台中记录的合同签订时间、房屋买卖过户登记时间中最早者为准。
2014年6月1日前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
在我市购买商品住房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上的市外人员,房屋交付使用后,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年度我市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水平。
购买商品住房时间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系统中记录的合同备案时间为准,购买二手住房时间以在房管部门进行房产买卖过户登记的时间为准。
办理落户的材料
1、房屋产权人填写《入户申请表》。
2、产权人和入户人员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3、产权人系夫妻的提供结婚证、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共有的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
4、《房屋信息查询记录》(30天内有效)。
5、2014年6月1日后至2017年12月31日前购房的,提供房屋产权人缴纳满1年的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明细查询单。
6、配偶随迁的提供结婚证、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
7、《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或购房合同。
落户条件
1、45周岁以下
2、本科学历
3、签订劳动合同且按规定参加济南职工养老保险
温馨提示:社保要和劳动合同为同一家公司的
落户材料
1、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配偶、子女随迁的需同时提交以上材料,其中符合条件随迁未婚子女且其达到法定婚龄的还应提交子女未婚声明,户口簿未记载父母子女关系的,应提交《出生医学证明》或亲属关系证明);
2、社保参保证明(社保局自助机可以打印,拿社保卡和身份证去打印就可以了)
3、学位证书,学历证书
4、劳动合同
5、合法稳定住所证明
①包括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或购房合同及发票或安置协议、或判决书或公证书等合法有效产权证明,公有住房产权单位、房屋管理等部门出具的分配住房、租住公共租赁住房等合法有效使用权证明,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房屋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等。
②在当地房管部门办理租赁登记备案证明及房屋所有权人同意落户协议证明等(迁入鼓励和放开区域落户)。
备注:以上材料有的需要复印件,建议都复印一份!
以上最好每份都复印一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落户顺序按照:个人房产gt;单位集体户gt;人才集体户
?如果是落到自己的房子,需要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或购房合同及发票或安置协议、或判决书或公证书等合法有效产权证明
?如果是落到公租房,需要租住公租房等合法有效使用权证明(公租房租赁合同)
?如果是落到单位集体户,需要单位集体户接收证明
?如果是落到人才集体户,需要单位无集体户证明
受理时限
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和要求的,由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当场受理,报公安分局。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结。
咨询电话
1、咨询户政科
历下分局户政科85084060
市中分局户政科85084616
槐荫分局户政科85085054
天桥分局户政科85085678
历城分局户政科85086062
长清分局户政科85086582
章丘分局户政科85087074
高新分局业务处85083790
南山分局治安大队85086486
办理条件
驻济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引进、聘用、招收的下列人员:40周岁以下,具有全日制普通大专、中专学历(含职业院校及教育部认定的留学归国取得同等学历人员),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分别满1年、2年,并签订劳动合同且取得居住证的人员本人。
办理材料
1.申请人居民户口簿(首页及本人页)、居民身份证;
2.申请人学历证书(学信网学历证明,并标注学信网查询用户名及密码);
3.申请人录用(聘用)证明,或任命文件,或聘用、招收劳动合同;
4.按不同情形一并提供下列相应材料:
(1)在本人、配偶或子女合法稳定住所处落户的,需提供合法稳定住所证明。
(2)落单位集体户的,需提供本人无住房声明及承诺、单位证明信(需详细写明单位落户地址)。
(3)落人才集体户的,需提供市人才服务局或区人才服务中心出具的接收证明、人才集体户落户申请表、单位无集体户证明、房管部门出具的无房证明(可到房管部门自助打印)。
5.养老保险缴纳证明。
办理流程
不同情况不同流程。
如果是落到房子上面:
现场申请:申请人带齐上述材料到落户地派出所申请——分局审批
如果是落到集体户上:
一个人申请,
首先你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跟公司行政交流你想要落户的想法,因为要拿到公司的营业执照才能注册,然后准备落户材料。
二准备材料
按照上述的和结合自身的准备对应的材料!
三公司审核
?首先通过中国济南人才网,注册公司公司账号,需要公司的营业执照,一定要清晰,最好是电子版扫描件,照片也可以,名字和密码自己设置,这个可以自己注册,也可以让公司行政协助注册!
?公司账号注册审核通过之后,需要登录公司账号,在人员与职位管理处添加人员信息,这样就可以登录个人账号了,个人账号一般是自己身份证号,密码是后六位,登录个人账号;
?登录个人账户之后,上传个人材料,材料里面有提示所需要准备的材料,可以拍照上传,要PDF格式才可以,上传个人所有材料之后,通知公司点击审核通过;
?就等着人才局审核就可以了,有时候审核通过或未通过是没有短信提醒,自己要时不时的登录看一下。
温馨提示:所需材料最好用复印机扫描出来,然后统一把扫描件(图片格式)的依次插入到word文档里面,最后另存为PDF格式的文件!
然后弄完这些之后,就静静等待人才服务局的审核。
四派出所办理
人才服务局审核通过以后,会有短信或者网站上提示通知你带什么材料去哪里交。你只需要按照通知上的要求,拿着人才集体户同意接收证明、加盖单位公章的《单位落户申请表》以及提交的所有审核材料去派出所审批。记得,材料先复印好和原件一起带过去。如果你不放心的话,可以打电话到落户的派出所咨询一下,派出所的地址及电话
五办理完成
等到派出所审核材料完毕,通过审核后,会发短信或者电话通知你进行对原户口进行迁出。省内的直接通知老家派出办理迁出,省外的需要回老家办理迁出(建议先叫家人去试试,不行再亲自回家)。到这一步基本就是落户成功了,然后你就可以,拿着身份证户口本去相应派出所落户。
办理时限
①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
注意事项
①网上申请(微信及人才网)只要网审能过就基本能过;现场申请有可能无法通过。
②只有在本市无合法稳定住所且所在工作单位未设立集体户,才可申请落本县(区)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
③学信网学历证明需标注学信网查询用户名及密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