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聘的时候因为本科学历被刷下去的时候。现在就算很多人读了研究生,而且也是双一流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但当他们去面试、竞争的时候,往往会连一轮面试都进不去。思政老师说过一句话:“高考是目前最公平,最能反映你真实水平的考试,全国统一,没有半点弄虚作假。这样的成绩可信度会更高。”所以,当你们都从同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院毕业的时候,本科学历,成了限制你的门槛。
2、海外名校归来,直接选择想进去的单位,不用层层打拼,不用步步为营。现在深圳的小学教师都是清北研究生,博士生,你拿着普通学校的毕业证书,就算你不断强调自己教学经验丰富或者是工作经验丰富,但别人宁肯选择双一流高校、海归的人。
3、眼界和思维的差距。普通本科资源缺乏,看问题仅仅局限在本专业,不会广泛涉猎,多是钻牛角尖,格局太小。没有国际视野,没有开拓的眼界,在学术思想和问题的研究方面抓不住问题的根本,思维局限,不能准确抓住论文的核心要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可以说是学术研究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短板。但是名校毕业生往往思维敏捷,有自己读到的见解,看书的种类很多,文科生不仅仅学文学、理论,还会了解简单的理科知识,理科生也会积极了解文学相关话题,紧随大流,你随便一问,天文地理、周易八卦,都能跟你聊上几句。且学校能够提供更为广阔的资源,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优质信息,减少繁杂信息的摄入。
4、看待问题的角度差异。普通学校的同学往往将自己的想法建立在这个问题的本身,会被问题束缚,跳不出原有的问题框架,提不出新的看法和理解,一般就是将问题整理归纳,讲讲思路框架就结束了。但是名校毕业生往往会透过问题抓住事物的问题和核心,在问题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点并及时拓展,把问题补充完善,并且能根据这个思路去发展新的问题,激发灵感,形成自己的思想脉络,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5、处理事情的能力之间的差异。普通学校毕业生不会统筹处理安排各项事务,或者说在安排的时候不够尽善尽美,不能完全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导致处理事情过程中出现各种冲突。细节处理方面也不够严谨高效。但是名校学生相对而言能够较快反映,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及时完成各项任务,他们一般都有时间计划安排表,以便自己检阅各项事情是否处理完善。他们至少会写完一周的总计划并留出一定活动时间,以保证事情的完成度和协调度。
暂时没有取消。
2021应届生研究生硕士落户新政策解读:双一流应届硕士可直接落户魔都本地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定的《2021年非魔都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上海市户籍评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政策》提到,博士、研究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既可落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而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魔都科技大学、魔都纽约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参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执行。
此外,《政策》还明确在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不一定。
首先,这个问题牵扯多方面因素,但双一流硕士毕业,应该比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多一些。但还需要看你的就业目标,你的所学专业,人脉,家庭背景等等,这些综合因素加起来,如果都比较好,那么你的就业机会就会更多,岗位也会更好,薪水也就更高。
双一流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简称“双一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01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教育部、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
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