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计558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8分29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9月06日 16点39分21秒。
如何看待“成都等多地出现购房落户新政”?
广西南宁“住房按揭贷款年龄期限延长至80岁”引发广泛关注,2月16日,建发房产旗下南宁一楼盘“ 最长可贷至100岁 ”的海报也出现了。今天,成都、上海、北京等城市也传出 “最高可贷到90岁、95岁”的消息 。
看完专家的这句话,我感觉,专家不愧是专家了给支柱产业输血,真是毫无下限。 50岁买房,80岁还完贷款!65退休入市买婚房,然后95岁还清贷款!一生一世,把自己的最大剩余价值都贡献给了资本家!想的可真美!
将“房奴”年龄放宽到80岁,是指望退休金来抵月供,还是逼着七八十岁的老人还要出来工作呢?2022年中国公布的人均预期寿命也仅仅是达到了77.93岁,比80岁的还贷期限还低两岁!显然,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直接奔着“不良贷款预期”的做法。但在执行上, 其实就是子女接力贷、让贷款代代相传 !我只想说: 房地产可以是发动机,但不可能是永动机!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了电影《让子弹飞》里的一句台词:“鹅城的税都收到90年以后了”。
为了度过眼下的危机,要把鹅所有的未来都耗尽了么!
荒谬背后的逻辑!
这个政策背后隐藏的一个逻辑据说是这样的,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 购房优惠 ,原理就是在表面维持原先限购政策的情况下,给购房者新的购房优惠。原先年轻人们买房都是掏空6个钱包,由父母出首付,用年轻人的购房名额,让年轻人加更高的杠杆买房。所以会出现中国大城市首次购房给年龄平均27岁的场景。也就是说大龄的购房者被限购政策拦在外面,而自家的孩子被政策设定可以有更长的还款年限和更优惠的利率,所以是家长出钱给孩子买房。
年轻人首套房有利率优惠,他们已经买了房子,在这个情况下如果选择打开限购,让他们买二套甚至第三套,给他们的父母再一个购房名额,父母随子女养老,当然也要有养老购房的改善需求。父母还没买过房子,年轻人要是对房地产市场有信心,让他们倒过来用父母的名额买房,然后再给他们的父母更高的贷款年限,一直到95岁。父母要是意外死亡房子让年轻人继承,继续还贷。这其实不就是在给年轻人放开限购,同时给他们足够的利率优惠和更高的杠杆率来买房吗?
这招整体设计非常巧妙,比直接放开限购还厉害 。 放开限购你总不能给年轻人第三套房说还有利率优惠,还三成首付吧?但是给他们父母名额,再大幅度延长他们父母的还贷时间,和他们还贷绑定,不就是给了他们放开限购更高的杠杆和更优惠的利率吗?
你觉得利息太高,想提前还贷缩表,银行都不肯同意,会设下重重障碍让你继续还贷。现在又给了你新的购房名额和低利率,让你再次抢在那群有钱的傻子炒房客前面再买一套。韭菜就永远永生永世是韭菜了!
成都买房限购几套
成漏拿盯都买房以家庭为单位,至多购买两套房。根据成都购房政策规定,成都本市户籍居民两人及以上家庭在全市范围内只能拥有1套以下(含1套)自有产权住房方可购买,成都本市户籍成年单身居民家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全市范围内只能无自有产权住房方可购买。也就是说,两人及以上的家庭,在成都有1套房或没有房才可以再购买新房,若是已有两套房,则不可再购买自有产权住房。单身和非成都户籍的家庭,只有在成都范围内无房的情况下才能再买房。
成都购房政策规定
成都限购圈划分:
一圈层;天府新区、高新南区。
二圈层;五城区和高新西区、龙泉、温江、新都、双流及郫县。
三圈层;青白江、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金堂、新津、大邑、浦江。
一、购房资格。
(1)购买一、二圈层的房需要以下条件其中之一;
1户口:两年及以上户口
2社保:两年大成都范围内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
3户口+社保:落户不满两年,大成都范围内社保一敏迟年及以上(落户+社保1年)
(2)购买二套房注意:两人及以上的家庭购房:在成都有1套房或没有房才能购买新房,若是已有两套房则不可再购买。单身或非成都籍家庭只有在成都范围内无房才能再买房。
(3)购买三圈层的房需要:有本市户籍,非本市户籍的应在本市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12月以上。
(4)刚需优先摇号、优先选房。
有了购房资格以后
二、报名前申请预审码。
11月25起购买成都一、二圈商品住房或二手房,实行购房资格预审,在购房前申请购房资格预审,预审符合条件的生成购房资格预审码(手机下载天府市民云,找到商品住房购房登记申请,尽量用电脑操作)
注意:一定要在房屋登记前申请预审码,有些朋友外地未落户,开始登记后马上落户户口,但是登记后申请的预审码不可以参加
三、购房顺位
第一顺位:具有该区户口+社保(如:有天府新区户口和社保返和,天府新区购房第一顺位)
第二顺位:具有该区户籍(如:有天府新区户口,天府新区购房第二顺位)
第三顺位:具有主城区户籍和该区社保(如:有锦江区户口,天府新区社保,购房第三顺位)
第四顺位:有主城区购房资格但没该区社保(如:无户口,锦江区社保,购房第四顺位)
注:所有顺位排名均按社保时间长短排序。
相关内容扩展阅读:
成都刚需购房怎么认定
成都刚需购房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夫妻双方及其未成年子女、离异(丧偶)父(母)和其未成年子女,达到法定婚龄未婚、离异、丧偶等单身以个人为居民家庭;夫妻离异的,购房登记时离婚应已满两年。
2、登记购房人及其家庭成员在本市范围内名下均无自登记购房之日前2年内无住房转让记录。该调整是根据5月15日新政确定的,政策明确,将成都市原有无房居民家庭认定标准中的“年10月1日开始,在成都市没有住房转让交易记录”,优化调整为“登记购房之日前2年内无住房转让记录”,其他认定标准不变。
3、购买的商品住房位于成都市住房限购区域的,登记购房人须符合成都市住房限购政策;购买的商品住房位于成都市住房非限购区域的,登记购房人须为成都市户籍居民。
成都买房条件
根据成都住建5月31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房地产政策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关于限购规定如下:
1、在成都市中心城区(青白江区、新津区除外,下同)新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购房人具有拟购房所在限购区域户籍,或户籍不在拟购房所在限购区域但在当地连续缴纳社保12个月以上。
(2)本市户籍居民两人及以上家庭在中心城区范围内拥有1套以下(含1套)自有产权住房,或本市户籍居民成年单身家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中心城区范围内无自有产权住房。
2、在成都市近郊区(市)县(含东部新区、青白江区、新津区,下同)新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购房人应具有本市户籍,或非本市户籍但在本市就业。
温馨提示:
1、购房区域中的中心城区指: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新都区、郫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龙泉驿区、高新区(含高新南+高新西)、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
2、购房区域中的近郊区指:
东部新区、青白江区、新津区、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金堂、大邑、蒲江。
3、在全市范围内新购买的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自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或合同备案之日起满3年后方可转让。
2023年成都购房户口迁移政策有哪些
成都购房户口迁移政策除了购房可落户外,外地人还有五种方式可以落户成都。据成都市政府发布的〔2008〕63号文件显示,市外人员到成都市入户的相关政策包括:(一)购房入户。在成都市购买商品住房(含二手房)面积在70平方米(记者备注: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成都购房户口迁移政策有哪些的知识,跟着我一起看看吧。
成都购房户口迁移政策
除了购房可落户外,外地人还有五种方式可以落户成都。据成都市政府发布的〔2008〕63号文件显示,市外人员到成都市入户的相关政策包括:
(一)购房入户。在成都市购买商品住房(含二手房)面积在70平方米(记者备注:现已调整为90平方米)以上的市外人员,可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但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年度我市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水平。
(二)投资入户。
1.在成都市一次性付款购买总价40万元以上的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工业用房或其他非住宅用房的市外人员,可在其合法固定住所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2.在成都市中心城区一次性资金投入50万元以上、在区(市)县城一次性资金投入30万元以上、在建制镇或其他农村地区一次性资金投入15万元以上,并经营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其合法固定住所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三)经营入户。参与成都市灾毁农房联建或在成都市获取使用流转农用地5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3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其合法固定住所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四)纳税入户。在成都市范围内从事个体经营、兴办私营企业的市外人员,向成都市税务部门连续2年累计纳税3万元或1年内纳税2万元,可在其合法固定住所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五)暂住期满入户。在成都市暂住满2年,已经在成都市以用人单位员工名义或以个体名义不间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其合法固定住所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六)大企业引进人员入户。在成都市落户的国内外大公司地区总部或销售中心、研发中心,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可申请设立集体户口,其从事科技开发、经营管理的员工和生产骨干可成建制入户。
文件指出,以上(二)至(五)款中,市外人员通过投资、经营、纳税、暂住期满入户的,其合法固定住所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年度成都市规定的城镇住房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标准。
如今是一个法制的社会,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离不开法律,所以我们对一些平常的法律知识应该有所认识。
关于成都购房入户新政策的问题
今天看新闻说成都购房入户政策从70平改为90平了。
我的问题是我于去年按揭了套70+平的房产,今年年底才交房,房管局备案了的。那么我的情况是按新政来还是说新政策只是针对6月1日之后购买地产的业主呢?
还有我目前未婚无子女,只用上本人户籍,有相关政策吗
很多人购买二手房的目的就是能够入户,然后享受入户后的各种政策。在成都也有新政出炉。据小编了解,在成都市购买90平米以上住房且缴纳社保1年以上才能入户。所以想要入户的购房者要注意了,抓好房屋面积的硬性条件。以下由搜房网小编为您介绍2015年成都入户政策。
成都市五城区拓展的入户条件
政策一、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员;
政策二、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以及非成都市生源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优秀专科毕业生;
政策三、具有中级技术职务及以上任职资格或取得国家注册证书的中级专业人员、管理人员;
政策四、国外留学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位,回国要求到成都市落户的人员;
政策五、非成都市五城区及高新区范围内的中国公民投靠户籍在成都市的配偶,在配偶户籍所在地连续居住满5年,且夫妻双方年满30周岁的可将户口迁入。
此外,凡符合人才引进条件的人员,如不愿意将户口迁入该市,经本人申请,市公安局将配套发给《成都市引进人才专项居住证》作暂住人口登记。有效期内,持此专项居住登记证的人员在购车、子女就学、开办企业等方面享受成都市民同等待遇。
户籍新政
在成都中心城区、区(市)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区购买90m2以上的二手房并实际居住,在职工作并缴纳社保1年以上的也能入户。拥有成都户籍的农民,租用统一规划修建的出租房且在同一住房居住1年以上的可在租房地入户。
成都入户都有哪些方式?
1、租房入户(仅针对本市农民)
成都行政区域内的户籍人口,在中心城区、区(市)县城、建制镇建成区通过购买、受赠、继承、修建等方式取得合法产权房屋并实际居住的,或在上述城镇连续租用统一规划修建的出租房且在同一住房居住1年以上的,可在实际居住地办理常住户口。
拥有合法产权房屋入户所需材料:入户人员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房屋产权证、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不能反映亲属关系的提供,下同)、身份证标准照片1张(16周岁以上人员提供,下同)。
租房入户所需材料:入户人员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租住统一规划修建的出租房屋证明、同一地址的租房合同、亲属关系证明、身份证标准照片1张。
2、购房入户
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区(市)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区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并实际居住,且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及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实际居住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所需材料:入户申请表,入户人员户籍证明(或居民户口簿,下同),入户人员居民身份证,亲属关系证明,入住证明,房屋产权证或经房管部门备案的购房合同、一次性缴款发票或按揭合同、连续6个月以上的按揭银行缴款凭据,市或区(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入户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证明》。
3、投资入户
对投资的性质界定为生产性投资可以办理入户,将以前提的“投资”修改、界定为“生产性投资”,以有利于加快成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二是对投资入户人员界定为投资者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三是增加了在区(市)县城和建制镇投资入户政策。在成都市中心城区生产性投资200万元以上、在区(市)县城生产性投资100万元以上、在建制镇生产性投资50万元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所需材料:入户申请表、投资人身份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入户人员户籍证明、居民身份证、亲属关系证明、合法固定住所证明。
4、大专学历也能入户中心城区
为了进一步吸引人才,在人才引进的入户政策上有所放宽。一是入户中心城区的学历和职称进行了适当放宽,原是具有本科学历或中级职称可入户,现在放宽到大专学历、中级职称或技师以上;二是增加了年龄限制,原学历、职称引进的人才无年龄限制,此次调整后年龄限制在45周岁以下,并在我市落实了工作的人员 。
在我市中心城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在郊区(市)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工职业资格的,以及因经济建设需要引进的各类人才,年龄45周岁以下(特殊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并在我市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市外人员,可在本人产权房屋、单位集体户、亲友处办理本人入户。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按规定办理随迁或投靠。
所需材料:入户申请表,学历证明或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省、市、区(市)县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联系函,入户人员户籍证明,居民身份证,合法固定住所证明或入户地户口簿。
在成都市落户的国内外大公司地区总部或销售中心、研发中心、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经有关部门认定,可申请设立集体户口,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参加我市社会保险的工作人员可成建制入户。
所需材料:公司入户申请、单位入户人员花名册、市或区(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入户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入户人员户籍证明、居民身份证、单位集体户口本或本单位集体宿舍房产证明。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1-2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民生热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成都号
cdma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