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7日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cdhao.com

返回
详情
当前位置:成都号 > 问题答疑 >成都人才市场落户上海政策 四川成都落户政策

成都人才市场落户上海政策 四川成都落户政策

来源:成都号 2024.01.06 10:36:55 阅读:7次

四川成都落户政策

法律分析:

CMA证书作为当下最受欢迎的证书之一,它独特的双语考试方式,且每年有多次考试机会,所以备受考生的钟爱;在中国各大城市为了鼓励引进CMA人才,相继颁布人才政策。

上海:落户、住房优惠及子女就学等。作为金融中心,上海在金融人才吸引上向来不遗余力;为了实现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人才高地,上海给出了丰厚的优惠政策。

泉州:10万元补贴、泉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规定,明确了CMA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第五层的入选条件。可享受10万元资金补助、安居补助、子女入学、配偶和子女就业、医疗保健和户籍迁入等丰富的福利待遇。

厦门:最高200万补贴。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厦门市金融人才计划实施办法》,旨在加大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供建设金融强市人才资源保障;明确指出高层次金融人才分为三类,包括行业领军型、高级精英型和青年骨干型。其中在高级精英型和青年骨干型人才的认定标准中,CMA都赫然在列,对引进的行业领军型金融人才奖励最高200万元。

成都:80万补贴。成都推出“天府英才计划”,面对海内外大力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CMA持证人员归在国际化高端金融人才领域B类,可享受80万元补贴和入户、住房安居等各项政策服务保障。

云南:1万元补贴。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开展云南省青年高端职业(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将结合省内院校重点专业学科设置,以新兴产业和四川省重点发展产业对人才需求为目标,鼓励支持省内外专业培训机构实施青年高端职业(专业)技能人才培养。

【法律依据】: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第三十条对于符合国家人才流动政策规定的应聘人才,所在单位应当及时办理有关手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应聘人才提供证明文件以及相关材料,不得在国家规定之外另行设置限制条件。应聘人才凡经单位出资培训的,如个人与单位订有合同,培训费问题按合同规定办理;没有合同的,单位可以适当收取培训费,收取标准按培训后回单位服务的年限,按每年递减20%的比例计算。

人才落户政策是什么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在人才资源争夺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很多大中型城市在人口接近饱合的情况下,依然不断探索引进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方法,落户政策的出台加大了各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各地的人才落户政策是什么。

北京率先提出人才引进的政策标准,凡是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或是人才引进落户,为解决人才住房问题,未来几年北京计划供应住宅用地约六千公顷,在新建的一百多万套商品住房中,合理确定各类住房供应比例。

上海市制定了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总积分的标准分值为120分,对于经由市场主体评价并获得认可的他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等直接给予积分标准分值120分。其中对于通过市场主体评价对一些创业人才核心团队、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居转户年限从7年缩短为3至5年;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居转户年限从7年缩短为2至5年。此外,上海还将优化人才户籍直接引进政策。有11类人员可以在上海直接落户,包括博士学位、拿到省部级以上奖、获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奖、省部级以上人才培养计划人员等。

为了更好的引进和留住人才,广州调整了落户指标,其中新增了创新创业这一指标项目,明确规定在当地高新技术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就业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工作每满一年即可积两分,最高可积十分。

在深圳就业的高层次人才以及符合条件的其他类型人才,可以直接申领居住证或是申请办理落户,这一政策的实施表示,在深圳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可以零门槛入户。与此前的政策相比,此项规定取消了人才及配偶入户的年龄限制,进一步放宽了人才落户的限制。

成都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技能人才来当地落户,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者,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年龄在45岁以下,可以到成都办理落户手续。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如何留住人才更为关键,当前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城市制定严苛的落户政策,使得这些地方一户难求,而针对优秀人才放宽落户条件,有利于提升人口素质,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推荐阅读: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交通】,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成都号”的文章均由成都号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成都号,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文章侵权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