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户口那点事儿

说到这上户口,真是一把辛酸泪,前前后后那段时间,真是没少跑腿,没少费唾沫星子。我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那段“博弈”经历。

当初是为了孩子上学的事儿,是真没少折腾。眼瞅着孩子快到年纪了,这心就悬起来了。你说这没个本地户口,好学校基本就别想了,就算有房,政策变来变去的,心里头不踏实。所以下定决心,必须得把这事儿给办了。

一开始自己瞎琢磨,上网各种政策,看得是头昏眼花。什么“人户一致”,什么房产要求,还有计生证明啥的(虽然听说后来有些地方不强制要了,但我那时候还是卡得严)。光看文字,感觉挺简单,不就准备材料,去交嘛

然后就开始准备材料了。那材料准备起来,简直了,厚厚一沓:

  • 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 结婚证
  • 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
  • 房产证,还得是全产权的那种
  • 还有些记不清名字的表格,当场填的
  • 可能还有个别根据具体情况要的证明,记不太清了

感觉都齐活了,了个工作日,起了个大早,信心满满去对应的派出所户籍科。排队就排了好久,心里还挺美,想着今天就能搞定。

结果轮到我了,把材料递过去。窗口那位大姐覆去地看,然后眉头一皱,一句“你这有个证明格式不对,还有这个房产证明得去另一个地方开个详细的”,直接给我回来了。当时心里那个火,蹭蹭往上冒,但没办法,人家按规定办事,咱只能

最新政策对博弈上户口有啥影响?快来看详细解读!

没办法,硬着头皮回去研究,到底是哪个证明格式不对?那个房产证明又得到哪儿去开?又去房管局问,又回单位开证明,中间还因为一个签字盖章的事儿来回折腾了两趟。这期间,真是体会到什么叫“求人办事难”了。

关键是,有时候你问这个人,他说可以这样,问那个人,他又说不行,得那样。政策解读好像都不太一样,这就让人特别抓狂。感觉就像是在玩一个规则不明确的游戏,你得自己摸索试探

前前后后,为了这事儿,我请了好几次假,跑了不知道多少趟派出所、街道、房管局这些地方。每次去之前都做足心理准备,告诉自己要耐心,要客气,但碰壁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泄气

来来回回折腾了差不多小半年,中间还补过一次材料,因为有个什么东西的有效期过了。一次去交材料的时候,心里都麻木了,就想着“爱咋咋地”。没想到,那天窗口换了个人,看了看材料,点点头,噼里啪敲了半天键盘,让我签了几个字,说“行了,过几天来取新户口本”。

那一刻,真是长舒一口气,感觉像打赢了一场仗。虽然过程坎坷,但结果总算是好的。现在想想,整个过程,说白了就是个“磨”字,跟政策磨,跟办事人员磨,跟自己磨。这“博弈上户口”,真不是件容易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