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搞的这个“picc户口”的事儿,纯属个人经验,大家随便看看。
事情是这样的,家里老人身体不太需要长期输液,跑医院太折腾人。听医生朋友说可以考虑PICC置管,就是把管子直接放到大血管里,这样就不用反复扎针了,能少遭点罪。
我得搞清楚啥是PICC。 简单说,就是从胳膊上扎一针,把管子顺着血管插到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里。好处是啥?一是不用老扎针,二是药劲儿大,效果我在网上查了不少资料,也问了医生朋友,感觉这玩意儿靠谱,就决定给老人安排上。
然后,开始找医院。 这玩意儿不是随便哪个医院都能做的,得找个靠谱的。我跑了好几家医院,咨询了医生,比较了价格和服务,选了一家三甲医院。选医院的时候,主要看医生的技术和医院的设备,毕竟安全第一。
接着就是办理住院手续。 这部分比较简单,带着老人的身份证、医保卡,填一些表格就行了。护士会跟你交代一些注意事项,比如置管前要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啥的。对了,还得签一堆同意书,各种风险都要了解清楚。
PICC置管那天,我全程陪着。 老人有点紧张,我就在旁边安慰她。医生先是消毒,然后用B超找准血管,再麻醉,才把管子插进去。整个过程大概半个小时左右,看着还是挺顺利的。
置管之后,护士会教你如何护理。 比如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导管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等等。这些都要认真学,不然容易感染。我还特意在网上买了些护理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最关键的是,置管后要定期复查。 看看管子有没有堵塞,有没有感染。我基本上一个月带老人去医院复查一次,平时在家也会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去医院处理。
至于“picc户口”这个说法,就是个玩笑话。 因为置管之后,生活上确实要注意一些,比如不能提重物,不能游泳等等,感觉就像多了个“户口”一样。但PICC置管还是挺方便的,能大大减轻老人的痛苦。
- 了解PICC的基本知识
- 选择靠谱的医院和医生
- 认真学习护理知识
- 定期复查,及时处理问题
我想说的是, 照顾老人是个长期的事情,要有耐心和细心。PICC置管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要多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补充一点:关于费用问题
PICC置管的费用各地不太一样,大概几千块钱。医保能不能报销,也要看当地的政策。大家在做之前,最好先咨询一下医院或者医保局,了解清楚费用情况。我当时是有一部分可以报销的,减轻了不少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