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户口官级”,不是啥官方说法,算是我自个儿琢磨出来的一个词儿,用来形容不同地方户口那感觉上不一样的重要性。这事儿得从我几年前的一次折腾说起。

那时候我表弟大学毕业,琢磨着去哪儿发展。家里人七嘴八舌的,有的说回老家安稳,有的说得去大城市闯闯。我,当时正好换工作,也接触了一些不同城市的情况,就想着帮他捋捋清楚。

第一步,就是先看机会。我打开招聘网站,帮他搜了几个他专业对口的工作。很明显,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地方,好工作多,薪水也高。但是!很多好单位,特别是那些稳定点儿的、福利待遇好的,招聘要求里头,时不时就冒出来一句“本地户口优先”,甚至有些直接写“限本地户口”。这就让我感觉不对劲了。

一线城市的户口官级更高吗?对比分析各地户口价值与差异!

我就开始对比了。我拿我们老家(一个普通地级市)的户口跟北京上海的比。在我们老家,你要找个工作,人家基本不问你户口是哪儿的,反正都是本地人居多,外地来的也不会因为户口卡你户口这东西,平时除了办身份证、结婚登记,好像也没啥大用场。

可到了北京上海就不一样了。我问了几个在那边打拼的朋友,他们说得更具体:

  • 买房:没当地户口,社保得交够年限,条条框框多得很。有户口?方便多了。
  • 买车:摇号!没户口或者居住证年限不够,连摇号的资格都没有。
  • 孩子上学:这是最要命的。有本地户口,特别是好学区的,那入学顺位就靠前。没户口,就算有居住证积分,也得排在后面,能不能进心仪的公立学校,得看运气。

这时候我就明白了,为啥感觉有“官级”了。这户口背后,捆绑了太多的资源和权利。越是资源集中的大城市,它的户口“含金量”就越高,获取难度也越大。就像打游戏过关一样,北京、上海户口像是高级别的通行证,能让你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而小城市的户口,就像是新手村的身份牌,功能基础,没那么多附加值。

我把这些观察到的情况,还有打听来的消息,都跟我表弟说了。告诉他,选择去哪个城市,不光是看眼前的工作机会,还得长远考虑这个“户口”的问题。你要是想扎根,这东西迟早得面对。

咋样了?

他还是去了深圳,因为那边相对来说落户政策宽松一点,年轻人机会也多。但也做好了长期奋斗、解决户口问题的准备。我这回“实践”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户口官级”虽是戏称,但现实中确实存在这么一条无形的鄙视链。一线城市的户口,那确实是难搞,但也确实“值钱”,捆绑的东西太多了。不像我们小地方,户口就是个户口,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但也意味着,你享受不到那些被捆绑的优质资源。

这事儿挺现实的。你手里拿的哪个地方的户口本,某种程度上,真的决定了你在这个社会里,能更方便地获取哪些资源。你说它像不像个“级别”,我觉得挺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