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实践记录:有老房子但户口迁出
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的一段经历,就是关于老家那套老房子,但我户口早就迁出来了这事儿。
起因是这样的:我,早些年因为工作原因,就把户口从老家村里迁到城里了。时间一长,十几年过去了,老家的房子也一直空着,偶尔回去住几天,或者让亲戚帮忙照看一下。但这心里头,总有点不踏实,这户口都迁走了,那老房子到底还算不算我的?以后能不能留给孩子?
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了。一开始也没啥头绪,就先问了问老家的亲戚朋友,还有村里的一些老人。大家说法不一,有的说房子肯定是你的,户口在哪儿没关系;有的又说户口走了,地基(宅基地)可能就有问题了,以后不让你翻建啥的。听得我云里雾里的,感觉都不太靠谱。
我的行动过程:
- 第一步:回老家打听虚实。 光听别人说不行,我决定自个儿跑一趟。找了个周末,我就回了趟老家,直接去了村委会。
- 第二步:找村干部问清楚。 找到村里的负责人,我就把我的情况原原本本地说了,户口迁走了,但这老房子还在,我想弄明白这产权到底咋算,以后有啥要注意的。
- 第三步:了解政策和实际操作。 村干部人还不错,给我解释了一下。他说,房子本身,只要是你当年合法盖的,有相关证明(比如房产证,哪怕是老的那种),这房子就是你的私人财产。这跟你户口在哪里,关系不大。
- 第四步:搞明白关键点——宅基地。 但他也强调了,房子下面的那块地,也就是宅基地,性质不一样。宅基地的所有权是村集体的,我们只有使用权。我户口迁走了,理论上就不再是这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了。
- 第五步:确认使用和继承问题。 那这房子我还能不能住?能不能修?以后孩子能不能继承?村干部的意思是:
- 住和用:只要房子没塌,你作为原房主,回来住、使用,是没问题的。
- 维修:小的修修补补,比如换个瓦、刷个墙,通常没人管。但你要是想大拆大建,比如拆了重建或者扩建,那基本不行。因为你户口不在,按规定可能就没法再申请新的宅基地使用权或者批准建房了。
- 继承:这房子作为我的财产,我的子女有权继承。继承的是这个房子本身,以及附带的宅基地使用权。但是,继承之后,子女同样面临那个问题:只能住,只能小修,不能大改,更不能拆了重建。这点得跟孩子们说清楚。
的结果和我的理解:
跑了这一趟,问清楚了,我心里总算踏实了。总结下来就是:
第一,户口迁走了,老家的房子只要手续没问题,它还是我的。这点不用慌。
第二,关键是得让房子好好立着。不能让它塌了。一旦塌了,变成一片空地,村里很可能就把宅基地收回去了,那时候就真啥都没了。
第三,对于这房子,我可以回去住,也可以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缮,保持它不坏。但想搞大动作,比如翻新重建,基本没戏。
第四,孩子们以后可以依法继承这房子。但他们继承的,也只是这个房子的使用权和有限的修缮权,不能指望像城里房子那样随便处置或者改建。
我现在就是每年都抽空回去看看,检查下房子状况,有啥小毛病赶紧修修。也跟孩子们交代清楚了这房子的特殊情况,让他们心里有数。这就算是我处理这事儿的整个过程,希望能给有类似情况的朋友一点参考。这事儿,还是得自己去跑跑问问才最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