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移动这个户口指标的事儿,不少刚毕业的小年轻都挺关心的。我当初找工作那会儿,也是一门心思琢磨这事儿,毕竟能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大地方落下脚,户口是个硬门槛。

那我就说说我自个儿折腾这事儿的经历。

我的打探过程

刚开始嘛我也是和大家一样,觉得中国移动这么大的国企,名头响亮,肯定指标不少。于是卯足了劲儿,参加了好几场他们的校园招聘宣讲会。每次宣讲会上,那HR讲得都天花乱坠,福利待遇、发展前景,听得人热血沸腾。问到户口,回答都比较官方,大概意思就是“我们有指标,但名额有限,需要根据当年政策和应聘者情况择优解决”。

听着好像有机会,但你细琢磨,这话等于没说。啥叫“择优”?标准是完全不透明。

光听宣讲会肯定不行,我还得自己想办法打听。我发动了我大学里能联系上的师兄师姐,还有一些七拐八绕认识的人,只要听说在中国移动工作的,我都厚着脸皮去问。

得到的消息五花八门,但有几点是比较一致的:

  • 总部和研究院相对多点,但门槛奇高。清华北大北邮这种级别的,还得是热门专业、成绩拔尖、项目经验丰富、还得面试表现特别才有可能排上队。注意,是有可能,不是一定。
  • 省公司和市公司指标更少。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市公司,比如北京移动、上海移动,虽然公司规模大,但每年能给到应届生的户口指标真的是凤毛麟角。
  • 岗位差别很大。技术岗,尤其是核心研发岗,机会相对多一丢丢。市场、销售、综合这些岗位,想通过校招拿户口,那难度堪比登天。
  • 内部消化和人才引进占大头。不少指标是给了内部一些有资历想解决户口的老员工,或者是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的高端人才。真正能分到应届生头上的,确实不多。

我那会儿还真试着投了简历,参加了几轮面试。有一次面一个技术岗,感觉聊得还行,环节和主管稍微打听了一下户口的事儿。主管人挺实在,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告诉我:“今年我们这部门指标就一两个,还得看审批,竞争压力非常大,你得有心理准备。”

这话一听,我心里基本就有数了。

为啥我感觉这事儿挺悬?

主要是因为我一个哥们儿,比我早一年毕业,就去了中国移动的一个省公司。他当时也是冲着户口去的,签的时候HR也是说“尽量争取”。结果?干了一年多,户口的事儿还是没影儿。他跟我说,他们那一批进去的,十来个人,拿到户口的就一个,还是因为那哥们儿在学校期间有个啥国家级的奖项,被当成“优秀人才”特批的。

我这哥们儿后来熬不住,觉得没盼头,干了两年多就跳槽了。

他这活生生的例子摆在这儿,让我对“有机会”、“择优解决”这类说法彻底免疫了。

所以你要问我中国移动户口指标多不多?我只能说,看跟谁比,看你要去哪个公司哪个岗位,还得看你自身条件够不够硬,还得看点运气。 对大部分普通应届生来说,想靠进移动解决户口,确实挺难的,期望值别定太高,多打听打听真实情况,别被宣讲会忽悠瘸了。

这就是我当年自己跑招聘、托人打听、加上身边朋友的真实经历得出的体会,希望能给正在找工作的你一点参考。

中国移动户口指标多吗?进来看看内部员工怎么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