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当年,大概是2017年那会儿,在北京搞户口那点事儿。现在回头想想,那真是一段挺折腾的经历,不过好在是办下来了。
为啥要搞北京户口?
那会儿刚在北京工作没几年,也没想那么多。后来慢慢觉得,没个北京户口,好多事儿确实不方便,尤其是以后考虑买房、孩子上学这些。身边的人也都在说,有机会就赶紧办,政策这东西说变就变。大概在2017年初,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了。
一开始挺懵的
刚开始了解的时候,真是一头雾水。网上说法五花八门,听同事朋友说的也不一样。有的说得有钱,开公司纳税几百万才行;有的说得是特别厉害的人才,什么海归博士后;还有说找对象,夫妻投靠也行。我寻思着,这些对我来说都不太靠谱。咱就是一普通上班的,没那么多钱,也不是啥顶尖人才。
后来打听到,对应届生或者有一些特定单位工作的人,好像有“进京指标”这么个说法。我当时已经不是应届生了,但也听说有些国企、事业单位或者大型科技公司每年能有名额解决员工户口。这条路听起来,似乎是当时对我来说唯一可能够得着的。
我的路子:找带指标的工作
我的重点就放在了工作这条路上。当时我已经在一家公司干着了,但那家公司没这能力。没办法,只能想着换工作。找工作的过程就不细说了,反正那段时间挺焦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找那种能承诺解决户口的公司,还得是规模比较大、看起来靠谱的。
面试的时候,我都会比较直接地问户口指标的事儿。有些公司就直接说没有,有些说得模棱两可,比如“有争取机会”、“看表现排队”之类的。这种我心里就打鼓,不太敢信。找到一家单位,规模挺大,也明确说了我这个岗位有解决户口的可能,但也要排队,不过承诺会尽力办。当时觉得这家相对靠谱点,就接了offer。
漫长的办理过程
进了新单位,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和准备材料的过程。
- 公司内部排队: 先是在公司内部等名额。具体怎么排我不清楚,反正就是等着。
- 准备个人材料: 通知到我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各种材料。那叫一个麻烦!需要的东西挺多,印象深的:
- 身份证原件复印件(这个简单)
- 户口本原件复印件(还得是老家的户口本)
- 学历学位证明啥的
- 好像还有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个得回老家派出所开)
- 劳动合同
- 其他一些公司要求的表格、证明
- 公司提交: 把材料交上去之后,主要就是公司人事部门去跑了。他们得向主管部门申请,比如人社局之类的。这个过程咱也参与不进去,只能干等。中间有时候会让你补个材料,或者签个字啥的。
- 各种审核: 听说材料交上去之后,还有好几轮审核。具体审啥咱也不知道,反正就是等消息。那段时间,心里特别没底,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我还记得那会儿(2017年)好像对社保缴纳连续性啥的已经有要求了,幸好我工作一直没断过,社保都是按规定缴的。
终于搞定
大概等了大半年,有一天人事突然跟我说,批下来了!我的天,当时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地了。给了一张什么接收函之类的东西。
一步:落户派出所。 拿着公司给的材料和我的个人证件,还得去你将来要在北京落户的那个区的指定派出所办理最终的落户手续。我是落在单位的集体户口上。到了派出所,警察同志核对材料,录入系统,然后给了我一张新的户口卡(集体户口就是一张纸)。
那一刻,拿着那张薄薄的纸,心里还挺复杂的。折腾了这么久,总算是成了“北京户口”持有者了。
一点想法
我这算是通过工作单位解决的路子,运气成分挺大,也依赖单位的实力和名额。2017年那会儿,感觉政策就已经在收紧了,不像早些年那么容易。整个过程挺熬人的,需要耐心,也需要点运气。
现在政策肯定又变了,我当年的经历估计也只能当个参考。反正这事儿,如果你真想办,就得提前规划,多打听,找准适合自己的路子,然后就是坚持和耐心了。不容易,但办下来之后,确实能解决不少后续的麻烦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