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有点事,帮着跑了趟腿,结果就遇上这么个问题,关于户口本上的“户别”和“户口性质”,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儿?我一开始也有点蒙,感觉好像差不多,都是户口上的东西嘛但仔细一琢磨,发现还真不是一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我侄子不是快毕业了嘛准备找工作,填各种登记表。其中有一栏就要填这个“户口性质”,还有的地方要看“户别”。他跑来问我:“叔,这俩有啥区别?我户口本上户别写着‘家庭户’,那户口性质我是填‘城镇’还是‘农村’?还是说就填‘家庭户’?”

他这一问,把我给问住了。我印象里,我们家一直都是城里的,但具体怎么区分,特别是现在户籍改革,好多说法都变了。光凭感觉瞎说肯定不行,万一填错了影响孩子找工作?

得,实践出真知。我让他把家里的户口本拿过来,我得亲自瞅瞅。

第一步:翻户口本首页

我先把户口本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果然,在户口本的第一页,很显眼的位置,有个“户别”栏。我们家那个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家庭户”。这就对上了侄子说的第一个信息。我就想,那肯定还有其他的“户别”?我记得以前上学或者刚工作那会儿,有些人户口是挂在学校或者单位的,那种应该就不叫“家庭户”了,好像叫“集体户”。

  • 家庭户:就是我们这种,以家庭为单位,自己家有一个独立的户口本。
  • 集体户:就是暂时没有自己房产或者不方便立户的,挂靠在单位、学校或者人才市场这种地方的。

这个“户别”,主要是区分你是独立的一家子,还是挂在集体里头。这是第一个发现。

第二步:找“户口性质”的痕迹

户别和户口性质一样吗?快打开你的户口本看看吧!

然后我就开始找“户口性质”。这个反倒没在首页直接写。我模模糊糊记得,以前户口本上会明确写“农业户口”或者“非农业户口”。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户口性质”了。它主要是根据你是在农村还是城镇生活、工作来划分的。

但在我侄子这本比较新的户口本上,我翻了半天,内页的个人信息页里,好像没直接找到“农业”或“非农业”这几个字。不过这不代表“户口性质”就消失了。我琢磨着,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进户籍改革,淡化城乡二元结构,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但这个“底子”的区别,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可能还是有用的。比如,以前的“非农业户口”就对应着城里人的身份,“农业户口”就是农村人的身份。

“户口性质”,更多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身份划分,区分的是城乡背景,以前跟福利、政策什么的挂钩比较紧密。

第三步:对比和理解

这么一对比,就很清楚了:

  • 户别:说的是你户口的登记形式,是自己家一本(家庭户),还是挂在集体(集体户)。
  • 户口性质:说的是你户口的城乡属性,是传统的农业(农村)还是非农业(城镇)。虽然现在表面上可能统一叫“居民”,但这个区分在某些老政策或者特定统计里可能还有体现。

一个户口本里,户别肯定是统一的,要么是“家庭户”,要么是“集体户”。但户口性质,理论上一本家庭户口本里,可能既有以前是“农业”转过来的,也有本来就是“非农业”的,虽然现在可能都显示为“居民家庭户”。

实践结论

搞明白了!户别和户口性质,压根就不是一个概念。户别看的是户口本的类型(家庭/集体),户口性质看的是个人的城乡分类(农/非农,或者现在的居民)。

我让侄子看他具体要填的表格是怎么要求的。如果是让填户别,就写“家庭户”。如果是问户口性质,根据他们家的情况,应该是属于城镇居民,可以问问社区或者看以前的老户口本确认下,或者看表格有没有“居民户口”这个选项。

真是隔行如隔山,连自己家户口本上的这点事,要不是亲自去翻去看去琢磨,还真就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分享给大家,希望下次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心里能有点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