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有时同啲老人家或者系处理一啲本地嘢,真系唔“查户口”唔得掂。我就试过一次,印象深刻。

点解要“查户口”?

是咁的,旧年屋企人话要搞返个好传统嘅仪式,但系具体点搞,需要准备啲乜嘢,边个要做啲乜,成年人都冇乜人讲得清楚。问来问去,发现,得返住喺乡下嘅七婶最清楚成个流程。咁没办法,硬着头皮都要打电话去问清问楚。

开始“查”

我预咗个电话唔简单,所以事先都谂定要问啲乜。电话一通,寒暄几句之后,我就开始入正题了。

“七婶,想问下你,上次我哋搞嗰个仪式,系咪要准备啲鸡同烧肉?”

“系,要嘎,仲要买啲生果...” 七婶就开始慢慢讲。

为什么广东人喜欢粤语查户口?了解背后的文化原因!

听落好似几顺利,但系讲讲下就开始唔对路了。

过程真系“查户口”咁

我发现净系问要准备乜系唔够嘅。我仲要问:

  • 边个负责买? 系我哋自己买定系要指定边个亲戚去买?
  • 几时要准备 系仪式前一日定系当日朝早?
  • 啲嘢摆边度? 有冇话指定方位或者枱?
  • 流程系点? 边个步骤先,边个步骤后?边个负责念啲嘢?
  • 边啲人一定要到场? 边啲人可以唔使?

问到后面,我自己都觉得烦,七婶都有啲唔耐烦,话:“你问咁仔细做乜,到时咪知咯。” 但系唔问清楚啲,到时甩漏咗仲麻烦。所以我就继续追问,有时要转个方式问,有时要重复确认佢之前讲过嘅嘢。

讲真,嗰种感觉真系同查户口冇乜分别,将人哋啲细节挖根问底咁。而且七婶年纪大,有时讲讲下会离题,或者有啲嘢佢都记唔清,要慢慢引导佢回忆。

搞掂

前前后后打咗两三次电话,每次都讲成个钟。我边就係咁记笔记,将啲零碎嘅信息拼凑起身。有时佢讲嘅嘢前后矛盾,我仲要小心翼翼咁提佢:“七婶,你上次好似唔系咁讲喔,系咪我记错咗?”

总算将成个仪式嘅流程、所需物品、人员安排都搞清楚晒。虽然过程有啲痛苦,感觉自己好似做咗次人口普查咁,但系搞掂之后,真系松咗一口气。

一点体会

我觉得,有时做嘢,尤其系对住啲老人家或者处理一啲传统事务,真系需要啲耐性去做个“查户口”嘅功夫。可能问嘅过程大家都有啲唔舒服,但系为咗将件事顺顺利利搞掂,一步系少唔到嘅。唔怕问得多,最怕到时做错漏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