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前段时间折腾这非农业户口迁回老家农村的事儿。过程嘛说简单也简单,说麻烦也真挺磨人的,反正我是跑了好几趟,总算是办妥了。

为啥要迁回去?

先说说我为啥要干这事儿。主要是我这情况比较特殊点。早年出来上学,户口就迁到学校变成了非农业户口,毕业后在城里找了个工作,就落户在工作的城市了。但这几年,城里工作压力大,也不稳定,三天两头换地方,感觉自己就像个浮萍,没根儿。关键是,老家爹妈年纪也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俩老人在农村,身边没个人照应着,我这心里总惦记着,不踏实。

加上我这城里的工作,说白了就是个打零工的,没啥固定单位,更别提啥稳定收入了。想想还不如回老家,离爹妈近点,也能帮衬着干点农活,心里踏实。所以就动了把户口迁回去的念头。

开始打听和准备

有了想法,就得行动。我先是回老家那边打听。主要找了村委会,还有乡镇派出所。问问现在这政策允不允许我这种情况迁回去。

非农业户口迁移到农村可以吗?满足这些条件就能迁回去!

村委会那边态度还行,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知道我家的情况。他们说,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是得符合条件,最重要的是村里得同意接收,得开个证明。

派出所的同志就说得更具体了,给了我个大概的材料清单,让我回去准备。他们强调了几点:

  • 得证明我爹妈确实是老家农村户口,而且需要我照顾。
  • 得证明我在城里没有正式稳定的工作。
  • 最关键的一环:村集体同意接收的证明,这个得村委会盖章。
  • 还有一些基本的,比如我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我爹妈的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关系证明(这个还我以前的户口本上有记录能证明亲子关系)。

跑材料的过程

这准备材料的过程,真是体现了“跑断腿”这仨字。

第一步,先搞定村委会。我专门回了趟老家,找村支书和村长聊了好几次,说明了我的情况和想法,态度诚恳点。好在大家对我家情况都了解,也觉得我说的在理,开了个同意接收我户口迁入的证明,盖了大红章。这一步算是最关键的一步,拿到了心里就有底了。

第二步,准备我自己的材料。身份证、户口本这些现成的就不说了。那个“城里无稳定工作”的证明稍微麻烦点。我之前工作的单位都不固定,也没签啥长期合同,是去街道开了个失业证明之类的东西,反正就是证明我目前没固定工作。

第三步,准备我爹妈的材料。这个简单,把他们的身份证、户口本拿去复印就行。

第四步,关系证明。我翻箱倒柜找到了以前迁出去之前的旧户口本,上面能直接看出来我和我爹妈的关系。派出所说这个可以。

所有材料准备齐全,复印了好几份,生怕哪个环节要用。

提交申请和等待

材料都弄齐了,我就带着一大摞纸,去了老家乡镇的派出所户籍窗口,提交了户口迁入申请

这一等,就是小半个月。期间我心里也挺忐忑的,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还打电话去问过一次进度,对方就说在流程中,让我耐心等。

拿到准迁证和后续手续

终于,差不多过了大半个月快一个月,派出所打电话给我,说我的申请批下来了,让我去取《准予迁入证明》(就是常说的准迁证)。拿到那张纸的时候,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但这还没完。我得拿着这个《准予迁入证明》,回到我原来户口所在的那个城市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手续。去了那边,把准迁证、我的身份证、户口本交给他们,他们审核无误后,就给我开了一张《户口迁移证》

一步,就是拿着这张《户口迁移证》,还有我的身份证,再次回到老家乡镇的派出所。把迁移证交给他们,他们就在电脑系统里操作,给我打印了新的户口本。拿到崭新的、写着老家地址的户口本那一刻,这事儿才算真正办完了。

想说的

整个过程回头看看,确实挺折腾人的,部门之间来回跑,各种证明材料一样不能少。尤其是村委会同意接收那一步,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坎儿。但只要你符合政策条件,材料准备齐全,态度好点多沟通,基本还是能办下来的。

现在户口迁回来了,虽然以后在农村生活可能也没那么容易,但至少离爹妈近了,心里觉得安稳多了。对我来说,这趟折腾,值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