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最近帮一个亲戚弄点材料,就碰上了“居委会是农村户口吗”这个问题。一开始我脑子里也是模模糊糊的,觉得住在城里,归居委会管,那肯定就不是农村户口了呗,应该是城里户口。这想法挺自然的,对?
但事情就出在亲戚那个小区。他那小区,以前就是个村子,后来城市扩张,就地改成了社区,成立了居委会。这下我就有点犯嘀咕了,这户口到底算啥?是跟着地界儿走,变成城市户口了?还是说老人老办法,维持原来的农村户口?
光自个儿琢磨没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就想着,实践出真知嘛得去问问清楚。
我的实践过程
第一步:找“过来人”打听
我先是问了问小区里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结果,说法五花八门。有的说:“早改了,现在都是居民户口了!”有的又说:“改啥呀,咱们这底子还是农村的,户口本上性质没变。”还有的说得更玄乎,说是一部分人变了,一部分人没变。得,问了一圈,更糊涂了。
第二步:直奔居委会办公室
靠打听看来是不行了,信息不统一。我干脆就找了个上班时间,直接去了亲戚小区那个居委会。地方不大,挺好找。进去跟工作人员说明了来意,就是想搞清楚这户口性质的问题。
工作人员态度还挺听我讲完,就跟我解释:
- 居委会本身它是个组织,是个办事机构,它自己是没户口这一说的。不能问“居委会是什么户口”。
- 居委会管理下的居民,户口性质比较复杂。像老城区那种一直都是城市地界的,那基本都是城镇户口(或者叫非农业户口,现在很多地方不这么叫了,但性质类似)。
- 关键就在于亲戚这种“村改居”的地方。工作人员说,这种情况确实普遍存在。政策上把村委会改成了居委会,管理模式向城市看齐了。但是,居民的户口性质,不一定就立马跟着变了。有的地方是统一办理了变更,从农业户口转成了非农业户口;但有的地方,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涉及到土地、福利等问题,居民的户口本上可能还标注着“农业家庭户”,或者虽然是“居民户口”,但在系统里或实际操作中,还保留了一些原来的属性。
- 她还强调,居委会工作人员自己的户口,那跟他们在哪儿工作没直接关系,得看他们自己家本来是什么户口。
第三步:核对自家情况
听完解释,我心里大概有谱了。我又想起我家自己这边,也是归居委会管,但我们小区是正经的城市商品房小区,从建好就是城市规划。我翻出自家的户口本看了看,上面确实写的是“城镇居民”或者类似的标识,没有“农业”的字样。
的结论
绕了这么一圈,我算是彻底弄明白了:
居委会本身不是户口类型,它是个管理组织。
你是不是农村户口,跟归哪个居委会管,没有绝对的、直接的对应关系。
在大多数传统城市区域,归居委会管的,基本就是城市户口(非农业户口)。
但对于那些由村子改过来的社区(“村改居”),情况就复杂得多。居民可能是城市户口,也可能还保留着农村户口(农业户口)的性质,或者处于一种过渡状态。这得看当地的具体政策和执行情况。
最靠谱的办法,还是看自己家户口本上是怎么登记的,那上面写的才是最准的。
这事儿也提醒我,很多我们想当然的事情,实际情况可能复杂得多。遇到疑问,还是得自己动手去查证、去问清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