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考研完了之后这个户口变更的事儿,我当时也是折腾了一番,正好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的经历。
考研这事儿,跟报名考试的时候户口在哪儿,关系还真不大。我那时候也是瞎担心,怕户口不在本地影响考试或者录取啥的,后来才搞明白,人家录取主要看你分数、复试表现这些,户口本的事儿是录取了之后才需要考虑的。
录取后的选择题
等我收到录取通知书,高兴劲儿还没过,就看到材料里提到了户口迁移的事。那时候就得做选择了:迁,还是不迁? 这不是强制的,完全看个人意愿。
我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
- 不迁的好处:省事儿!啥都不用动,户口还在家里,以后毕业了要回老家发展,或者家里有啥事需要户口本的,都方便。
- 迁的好处:迁到学校去,就变成学校的集体户口了。听学长学姐说,有时候在学校所在地办个啥事儿,比如考驾照、办某些银行卡、或者以后想留在那个城市工作,有个本地户口可能会方便一丢丢。但也就是“可能”,不是绝对的。
我那会儿寻思着,我读研的那个城市还算可以,虽然不是北上广深那种级别的,但万一以后想在那边找工作?先把户口迁过去,感觉像那么回事儿,也算给自己留个后路?主要是当时觉得,迁过去好像更“学生”一点,就随大流了,决定迁!
我的折腾过程
决定要迁了,那就得行动起来。过程现在回忆起来,也不算太复杂,就是有点跑腿。
第一步:我先是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去了学校的招生办或者负责这块儿的部门(具体哪个办公室得看学校安排),领了一张关于同意接收户口的证明材料,或者叫“户口迁移证”的申请表之类的东西。
第二步:然后,我就揣着这张学校开的证明,加上我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复印件,还有家里的户口本,回了趟老家。主要是得去我户口本所在的那个派出所办理迁出手续。
第三步:到了老家派出所,排队,把材料递给窗口的警察叔叔阿姨。他们核对了一下信息,确认无误之后,就在我的户口本上盖了“迁出”之类的章,然后最关键的是,给了我一张《户口迁移证》。这张纸非常重要,弄丢了就麻烦了。
第四步:开学报到的时候,我就把这张宝贵的《户口迁移证》,连同录取通知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啥的,一起交给了学校指定负责户籍管理的部门,我们学校好像是保卫处在管这个。
第五步:交上去之后,基本上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学校那边会统一去办理落户手续,把我们这些新生的户口都落到学校的集体户口上。这个过程需要点时间,办好了之后,我好像也没拿到新的户口本,因为是集体户口嘛平时也用不太上。真有需要用到户口信息的地方,比如要开个户籍证明啥的,得去学校相关部门申请办理。
结果
就这么着,我的户口就从家里迁到了学校的集体户口上。读研期间,这个集体户口的存在感不是很强,除了偶尔需要开证明,好像也没带来啥特别大的便利,也没遇到啥麻烦。毕业的时候,根据你找的工作单位情况,户口要么迁到单位,要么打回原籍,要么符合条件可以落在工作城市的人才市场啥的,那又是后话了。
考研户口迁不迁,真得看个人情况和想法。我当时选择了迁,走了一遍流程,也不算亏。你要是嫌麻烦,或者毕业就打算回老家,那不迁也完全没问题。关键是搞清楚流程,别错过了学校要求的办理时间就行。